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又名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是因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缺乏所致,以生后不久出现呼吸窘迫并进行性加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
RDS多见于早产儿,其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60次/分)、呼气呻吟、青紫、鼻扇及吸气性三凹征,严重时表现为呼吸浅表,呼吸节律不整、呼吸暂停及四肢松弛,并发症有动脉导管开放、肺动脉高压等,通常于生后24~48小时病情最重,病死率较高,能存活3天以上者,肺成熟度增加,病情逐渐恢复。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超声检查均为RDS的诊断检查方法,其中X线检查是确诊RDS的最佳手段,诊断上需与湿肺、B组链球菌肺炎膈疝等相鉴别。治疗目的是保证通换气功能正常,待自身PS产生增加,RDS得以恢复,治疗方法可采用一般治疗、氧疗、PS替代疗法、关闭动脉导管等,机械通气和应用PS是治疗的重要手段。[1]早产儿出生后密切观察呼吸变化,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呻吟,先使用无创通气,并根据肺部影像和临床表现,早期使用PS治疗(肺表面活性物质药物治疗),如病情严重,立即气管插管,使用机械通气。[4]
中国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人数约为1.0%,72h急性呼吸衰竭发病率达5.0%,致残率与病死率分别达30%与25%。[5]RDS于1959年首先由美国玛丽·艾伦·艾弗里(Mary Ellen Avery)医师提出,[6]同年艾弗里(Avery)和米德(Mead)提出PS缺乏是其病因。[7]1969年里金斯(Liggins)首先发现静脉滴入地塞米松能促进早产羊肺的成熟,逐渐应用到孕妇,降低RDS的发生率。[8]1980年日本学者藤原(Fujiwara)首先报道采用牛肺提取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获得初步成功,[7]美国欧洲国家相继开始试验提取天然PS制剂治疗,九十年代初在发达国家儿科普遍应用。[9]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