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芝

三国时蜀汉重臣
邓芝(?—公元251年),字伯苗,义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将领。[1]
邓芝是东汉司徒邓禹的后代,早年曾进入益州求官,但未得重用,只得投靠巴西郡太守庞羲,担任其幕僚刘备平定益州后,欣赏邓芝的才能,先后[zhuó]升其为郫县县令、广汉郡太守。邓芝因为为官清明,颇有政绩,入朝任尚书。[1]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去世,邓芝拜见丞相诸葛亮,提出此时应该加强蜀吴两国的联盟关系,诸葛亮于是派遣邓芝出使孙吴孙权。邓芝抵达吴国,说服孙权与魏国断交而与蜀国结盟。建兴二年(公元224年),邓芝再次出使吴国,深受孙权赏识。[1][2][3]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出师北伐,进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邓芝被任命为中监军、扬武将军,与赵云据守箕谷(今陕西汉中西北地区),佯攻郿县(今陕西省宝鸡市辖县)以掩护主力。因马谡败于街亭,邓芝与赵云所率的部队遭到魏军主力进攻而战败。[4][5]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去世,邓芝升任前军师、前监军,兼兖州刺史,封阳武亭侯;不久,邓芝又督领江州[1][6]延熙六年(公元243年),邓芝升任车骑将军,授予节杖。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涪陵发生叛乱,邓芝率军征讨平定,使当地百姓安居。延熙十四年(公元251年),邓芝去世。[1][7][8]
孙权认为邓芝是真正能促进蜀吴两国团结和睦的人。陈寿评价邓芝为将二十多年,赏罚分明,体恤士卒;他在官场上不懂得矫饰个人情绪去巴结士人;生活中也追求简朴,为官而不为家人谋利,是坚贞清高之人。[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