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现形记

晚清李伯元著小说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小说家李伯元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于1903年5月至1905年11月在世界繁华报上连载。[3]《官场现形记》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及《孽海花》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4]
《官场现形记》由一系列独立的人物故事组成。小说结构流畅,大部分故事都是真人真事,描述了不同等级的官员,从捐官的小官典吏一直写到州府长官和督抚大员。他们为了升官发财和政绩,做了许多坏事,是一幅晚清腐朽官场的历史画卷。[5]小说采用“无中心人物、对所有人物'一视同仁'、现实主义表现、讽刺和通俗语言、广而浅的批判、‘同中有异’的人物塑造和独特的谐音运用”等艺术手法,[6][7][8][9]从四个方面批判了清朝末期的官场和社会,分别为封建政治传统的官治恶习、理学思想的扭曲和误用、新旧文化导致的社会矛盾及西方文化的冲击。[10]
官场现形记》揭露了平常百姓未知的事情,使读者感到震撼和深思,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11]由此引发轰动的社会影响。[12]《官场现形记》曾先后在20世纪100部优秀小说和20世纪100部优秀文学作品中获得第1名和前10名的优异成绩。1996年,根据小说《官场现形记》改编的20集电视剧《官场现形记》出现在观众视野;[1][13][2]《官场现形记》虽然反映了社会现实,但由于太急功近利,牺牲了一些文学作品的艺术规律和价值,限制了小说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官场现形记》反映了社会现实,展示出当日社会反省和责己的态度,成为社会改革的先声,但由于太急功近利,小说从头到尾充满诅咒官场的话,具有浅薄、显露和溢恶等种种短处,牺牲了一些文学作品的艺术规律和价值,限制了小说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14][15]

创作背景

作者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