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新加坡主要华文综合性日报
《联合早报》是新加坡主要华文综合性日报,由新报业媒体有限公司出版,华文媒体集团社长李慧玲任集团总编辑,现任报纸总编辑为吴新迪。该报实行总编辑负责制,广告、印刷、发行等由集团统一负责。[6][4]《联合早报》的前身是1923年创刊的《南洋商报》和1929年创刊的《星洲日报》。《联合早报》坚持客观、公正、准确,以及“不夸张、不渲染、不武断、不歪曲”的原则。关注百姓民生,倡导主流价值观,言论着眼世界,用“第三只眼睛看大中华”。[8]重点报道新加坡、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新闻。[9][10][3]平日每天出报30至60版,星期天一般在60版左右。版面主要由新闻和副刊组成,侧重于政治新闻,每天都有社论、言论涉及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法令、经济形势、文化教育及国际重大事件的内容。作为海外华文报纸,《联合早报》开设了专门的《中国新闻》板块,增加了关于华人活动和中国内地的报道,如“新中关系”“中国雪灾”“中共十八大”“中共二十大”这类的时政专题。[3]同时,《联合早报》常有各个国家专家学者的专栏文章,包括中国的韩方明、郑永年、丁松泉等。[11]
1983年,《南洋商报》和《星州日报》合并,共同出版了《南洋·星洲联合早报》,简称《联合早报》。[1][2]合并初期,《联合早报》先后于1988年和1992年在香港北京派驻特派员和设立办事处,以第一时间获得一手消息。1993年3月1日,《联合早报》开始在北京多家大酒店公开销售,这是第一份获准在北京发行的东南亚报纸。以后,早报在中国的发行范围不断扩大。[2]1995年8月15日,《联合早报》正式上网,成为第二家上网的新加坡报纸,也是全球最早上网的华文报纸之一。[3]
1998年和2003年,在《联合早报》75周年和80周年创刊纪念日之际,早报相继进行了两次变革。一方面,调整了版面设计,使其更加新颖、活泼以吸引更年轻的读者。另一方面,增加信息量,改变以前太过严肃的面貌。在内容上做到使用年轻人的语言,并增加年轻人关心的内容和话题。[1][2]另外,由于看好中国市场,《联合早报》于2003年增设《早报中国》专版,主报第二部分以中国新闻为门面,使中国新闻更集中、突出、抢眼。[2][3]
2013年5月22日,《联合早报》再次改版,围绕“亚洲视角,世界随时在握”的定位,在视觉效果、多媒体融合、社交媒体合作方面均做出了全新的尝试,标志着《联合早报》新媒体发展之路进入了新的阶段。[12]2016年,进一步将本土的两家晚报《联合晚报》和《新明日报》纳入到其在线内容体系中,并结合当前融媒体的特点,打造复合型资讯平台。[13]2017年,联合报业将早报、晚报和新媒体部的记者集合起来,成立了新闻中心,此后各平台上的新闻内容都是由新闻中心提供,为进一步整合多媒体资源打下基础。[13]
《联合早报》在新加坡华文报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它的读者遍布新加坡社会各阶层,既有专业人士,也有家庭主妇、学生、商人、白领阶层及蓝领阶层等。《联合早报》除在新加坡发行外,还远销其它东南亚国家及中国港台地区。[2]创刊以来,《联合早报》刊发了一系列重大报道,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署名文章《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共创中新关系美好未来》[14]、中国两会报道[15]、中新建交30周年报道[16]、中国“二十大”报道[17]等。但也出现了如“郑永年非礼事件”[18][19]福建安溪茶都事件”[20]等争议。《联合早报》有效地推动了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民间交流,成为中新公共外交和国际传播的重要形式,连接着世界各地的华人读者,为促进华文传播、弘扬华人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华文在世界传播中的话语优势做出了努力和贡献。[2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