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度使

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
节度使是中国古代官职名,唐朝沿用北周隋朝旧制,在地方设置都督和总管,并赐予旌节,故称节度使。[1]
唐初将天下分为十道,并以都督驻守各道,都督持节者即为节度使,故节度使在唐初只是使名。[2]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贺拔延嗣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名。唐玄宗开元时期,在全国各地设置了十个节度使,此时节度使只有军事指挥权,天宝年间,节度使大多将军政财权集于一身。[1]安史之乱平定后,朝廷在各地遍布节度使,各统一道或数州,且相继独立,朝廷无力讨伐,被迫承认其地位,形成藩镇。[3]黄巢起义后,各地节度使形成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初期,节度使的权势达到了极点,皇帝的拥立与罢黜都取决于节度使,先后多位建立政权的皇帝均出身节度使。[4]
宋朝建立后,为吸取唐朝灭亡的教训,宋太祖把国内藩镇进行重新布局,以知州取代节镇,节度使最终成为了荣誉称号之一。[5]此外,辽国金国也出现过节度使制度。[6]元朝建立之后,采用行省制度,遂废除节度使。[7]
节度使设立之初是为了防御边患,但发展中期节度使权力过大,摆脱了中央的管束,造成了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的局面出现。长期的割据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破坏了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清朝学者赵翼认为,唐之官制,莫不善于节度使。[3]近代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募兵和节度使造成了唐朝中期的祸乱。[8]当代历史学家沙宪如认为,唐代设节度使职,是军国要政中的创举。节度使的设置及其权势的发展,与唐王朝中后期的治乱兴亡有着重要的关系。对唐代节度使职的作用应该全面地予以正确的评价,从而吸取真正有益的经验教训。[8]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