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师道

北宋末年名将
种(Chóng)师道(1051年—1126年),字彝叔 ,原名建中。因避讳宋徽宗建中靖国的年号,改名为师极,后被宋徽宗赐名为师道。大儒种放从曾孙、名将种世衡之孙。北宋末年名将。[1]
种师道幼年曾拜思想家、哲学家张载为师,因祖上功勋,得以补三班奉职。先任文官后改任武职。因得罪蔡京,先被贬后被罢官,远离官场十年之久。大观元年(1107年)前后,种师道出任泾原都[qián]辖。因擅长守边关,种师道得宋徽宗信任,时常召入朝堂询问边境防御事宜,却因此被权宦童贯所忌恨。政和年间,种师道先后率军击退来犯的西夏军、攻克臧底城,因功升任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应道军承宣使。宣和年间,受童官所辖,种师道率军攻辽,大败,因此被童贯构陷,被迫致仕,重新起用不久后再度致仕。[1][2][3]
靖康元年,金兵南下,种师道临危受命。但宋朝一心与金讲和,种师道多次上疏要求歼灭金军,均被宋钦宗否决,还因此被罢免。同年,金军围攻太原,种师道再度被起用,却因战争策略不同又被召回,之后再度接任巡行边防一职,又因“怯敌”,再一次被召回京。种师道回城路上,太原沦陷,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下,宋钦宗决定议和。悲愤交加的种师道返京后一病不起。靖康元年(1126年)十月,种师道因病去世,终年七十六岁。种师道去世后,宋钦宗亲临祭奠恸哭,追赠开府仪同三司[1]种师道去世的次月,金兵兵临汴京城下,次年攻献汴京,宋钦宗、宋徽宗被劫入金营。[1]
宋高宗建炎(1127-1130年)中,种师道被加赠师道少保,谥号“忠宪”。[1]
种师道军事才干出众,在抗击西夏入侵时建功颇多,是宋徽宗、宋钦宗朝依赖的主要抗金将领。种师道同期官员李邈评价他是名老将,有盛名,金和辽都畏惧他。[4]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王曾瑜则认为,从迎击辽朝燕京残兵和救援太原时的两次败绩来看,种师道还算不上是真正拥有折冲御侮能力的将帅,但在北宋末,他无疑还是唯一富于军事经验的执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