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

一种胸膜疾病
胸膜腔内液体增多称为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胸腔积液的形成主要由于胸膜毛细血管流体静水压增高、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原因。[1]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所统计的发病率和病种构成均有差异。在美国,胸腔积液年新发病例数153.7万,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占37.4%,在渗出性胸腔积液中,病因主要是肺炎相关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4]
感染性胸腔积液的病理生理过程可分为渗出期、纤维蛋白渗出和脓液形成期、纤维蛋白渗出和脓液形成期三个阶段。[5]胸腔积液的检查主要有胸部X线检查、超声检查、胸腔穿刺术和胸水检查等。诊断要点为确定有无胸腔积液、区分漏出液和渗出液、明确胸腔积液的病因。治疗主要有抗结核药物治疗、胸腔穿刺抽液等方式[1]

胸腔解剖

胸膜由一层间皮细胞组成,外观平滑、半透明状,由结缔组织、纤维弹性组织、淋巴及血管的网状结构所支撑。壁层胸膜覆盖于胸壁,膈肌和纵隔的表面,它的血供来源于体循环并含有感觉神经。脏层胸膜覆盖于肺表面包括叶间裂,它的血供来源于支气管动脉和肺循环但不含感觉神经。胸膜的脏层和壁层之间有一个潜在腔隙,称之为胸膜腔。正常人胸腔内约有5~15ml液体将两层胸膜分开,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胸腔液体量并非固定不变,正常人每24小时有500~1000ml液体滤出与再吸收,两者处于平衡状态。任何因素造成滤出增多和(或)再吸收减少,出现胸膜腔内液体增多即称为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简称胸水)。引起胸腔积液的疾病至少有50种以上。[1]

胸腔液体转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