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文牒

中国古代护照
1
2
通关文牒为中国古代护照,是古代通过关戍时拿的通行证,曾被称为符、节、传、过所、公验、度牒、路证等,每到一国需要加盖该国印玺。[2][1]
通关文牒在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称谓。中国古代设立了许多关、塞、障、亭等边防设施,而这些边防设施为通关文牒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通关文牒在夏、商、西周时期的雏形称为“牙璋”和“圭璋”。春秋战国、秦汉时代称为“封传”和“符节”,唐代演变为严格的“过所”制度,宋代护照又演变为“关引”“符牌”,元代则以“公验”“腰牌”为主,明代又出现了“文牒”“关照”“符牌”和“堪合”等形式,到了清朝,又称“护照”“路票”“文据”。其形式由石铜变竹木,由竹木变纸张,由手书变为印刷,最后以文牒形式出现。到了清末年间,因战争及全球化[a]的原因,“护照”逐渐替代通关文牒成为国际上最通用的一种出入境证件的称呼,通关文牒也便逐渐消亡[3][4][5]
通关文牒作为一种通关证明,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变化。它是一种维系国家统治的手段,是维护国家统治秩序和社会安定的重要措施。但也对商品流通也产生了限制,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一定阻碍作用。[6]

相关介绍

“牒”是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原为文书载体名称,指用竹或木制成的短简。春秋时期,已把用牒写成的文书称为牒,直到汉代,社会上仍有这个习惯。南北朝时期,各不相统属的官府往来行文多使用牒。牒的使用既广,所以唐代把官府往来文书统称为文牒。唐、宋时期,牒已经成为国家规定的文种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