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尔族

中国新疆境内的少数民族之一
塔塔尔族是中国官方确定的55个少数民族之一,属于跨境民族塔塔尔人的一支。[1]根据2021年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塔塔尔族的人口数为3544人,[5]主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散居,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乌鲁木齐市等地区人数较多。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大泉塔塔尔乡是全国唯一的以塔塔尔族为主体的民族乡[3][12]塔塔尔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克普恰克语。[13]文字则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14]
“塔塔尔”一名为“tatar”的汉语译音,是本民族的自称。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公元732年的突厥一卢尼文《阙特勤碑》碑文中,唐代文献称“达旦”。在此之后,文献里出现的“达达”“鞑[]”等名称,都是“塔塔尔”不同的音译。[1]塔塔尔人主要是由古代保加尔人、钦察人和突厥化了的蒙古人长期融合发展而成的。而中国境内的塔塔尔族则是19世纪以后陆续由沙皇俄国伏尔加河、伏玛河流域迁徙到新疆北部定居的塔塔尔人的后裔。[15]其形成主要经历三个阶段,最早是19世纪上半叶,生活在楚河、塔拉斯河、阿亚古斯河等流域及喀山等地的一些塔塔尔族牧民,为摆脱沙俄残酷统治,陆续东迁至新疆。[16][17][18]19世纪中叶,随着沙俄在中国新疆的扩张,许多塔塔尔商人、教育工作者和宗教职业者随俄罗斯商人和侨民迁居新疆[19]。至20世纪初,俄国又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和十月革命,其境内流离失所的大批塔塔尔宗教人士、知识分子、小业主、农民等又迁入新疆,成为中国塔塔尔族的一部分。这些迁徙而来的塔塔尔人与新疆各族人民生活在一起,不断接受当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中国的塔塔尔族。[17][18]解放战争时期,塔塔尔族为新疆的和平解放做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20]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改革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在政治上享受到平等权利的塔塔尔族,各项事业获得快速发展。[21]
塔塔尔族可分为城区塔塔尔族和牧区塔塔尔族两部分。[22]城区塔塔尔族居民主要分布在新疆乌鲁木齐伊宁塔城阿勒泰等城市。[23]牧区塔塔尔人生息繁衍于阿尔泰山南麓到天山北麓的广大地区。阿尔泰山和天山都有许多平行支脉,各支脉之间有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天然河谷盆地,塔塔尔人就生活在这天然峡谷里。[24]这里为寒温带气候,山坡、河谷地带生长着茂密的森林,牧草资源种类丰富,还有许多珍贵的药用植物。[25]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使牧区塔塔尔人逐渐形成了以畜牧业、种植业、养殖业、捕鱼业为主的生产方式[26]
塔塔尔族全民信仰伊斯兰[6]其生活、习俗诸方面都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过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27]塔塔尔族的服装穿戴比较讲究,男女老幼都喜欢穿宽袖、竖领、对襟的白色绣花衬衣,[28]干净、整洁、艳丽。[29]其饮食文化严格遵守伊斯兰教教规,以面食为基本主食,以肉及肉制品、奶及奶制品为主要副食品,并辅以大米、蔬菜、水果等。[30]塔塔尔族住房讲究环境的布置与美化。[31]居住在城市的塔塔尔族一般住平顶土房,多住套间,房外都建有围墙,自成院落。[32]塔塔尔族自古以来文化传统深厚,族人能歌善舞,文学和学术也很发达,影响较大的塔塔尔诗人有玛尔利亚·库里、特兹伊米亚尼、夏姆斯丁·翟基等。[33]19世纪末,塔塔尔诗人哈布杜拉·托卡依的创作奠定了塔塔尔近现代文学的基础。[33]塔塔尔历史学家古尔邦哈里·海力迪所著《东方全史》为研究新疆近代史、中亚社会历史、哈萨克历史、乌兹别克历史、吉尔吉斯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34]塔塔尔族民间文学同样丰富多彩,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幽默笑话、歌谣、诗歌等形式,大都生动反映了塔塔尔族的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民族文化。[35]

族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