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

孔子门人所撰儒家著作
《孔子家语》,简称《家语》,是记录孔子及孔子弟子言行事迹的著作。最早有二十七卷本见于《汉书·艺文志》,已亡佚。今本为西汉孔安国整理、魏王肃注本,共十卷四十四篇。[2][1]
《孔子家语》主要内容围绕孔子的治国理念“德”“礼”“乐”展开,提倡仁德治国,主张刑政相兼。其要求君主修身立德,尊贤重能,提出礼、乐既是修养,更是作为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的重要工具。[2][3][4]
王注本《家语》的成书问题,有伪书说、非伪书说、增删说等观点。三国时马昭、唐代颜师古等人都主张《家语》中有王肃的添加;宋代朱熹清代陈士珂主张《孔子家语》并非伪书。伪书说自宋代王柏提出,直到明清时期仍为主流看法,又因近代疑古思潮兴起几成定论。因其被视为王肃伪作,历代对《孔子家语》的评价普遍不高。宋代王柏认为《家语》粗细不分、前后不连贯;清代崔述认为《家语》中后入窜入的部分显得更为粗浅;近代顾颉刚提出《家语》是东拼西凑的伪书。[1][2]
直到上世纪70年代,随着八角廊、双古堆汉墓文献的出土,其价值也得到重新的认识。学术界逐渐认可《家语》在解释、补充、校订其他传世古籍方面有重要作用,认定其为研究孔子及早期儒家思想的珍贵材料。当代学者杨朝明认为《家语》比《论语》等书内容更为古朴、完整。[2]

成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