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眼宗

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
1
3
法眼宗是汉传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a],创建于五代时期,出于六祖惠能门下青原行思法系,以法眼文益为宗祖创始者,为禅门五宗中最晚成立的一宗。其中法眼宗的“法眼”二字,来自于南唐中主李璟赐给文益禅师“大法眼禅师”的谥号[1]
清凉文益得法于罗汉桂琛,在金陵清凉院(今南京清凉山)创立法眼宗。[3]文益开创法眼宗后,设立门庭,形成一家之风气“清凉家风”,与其嗣法弟子在南唐吴越地区传禅、弘法、授徒,在这些宗教实践活动中推动法眼宗的发展与思想传播;文益弟子德韶受到吴越王钱俶的崇信,尊为国师,他兴修道场、广开法坛,传播法眼一派禅学思想,扩大了法眼一脉在吴越的宗教影响,提高了法眼宗在吴越的宗教地位。同时找回遗失在新罗国中土佛教典籍,推动法眼宗思想大规模地流向朝鲜半岛并获得了海外的传播市场;[4]德韶弟子延寿广收学徒,普度众生,推动了法眼宗在江南的发展,加上延寿延寿吴越国主以及宋代政治上层保持友好关系,为法眼宗的发展和传播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将法眼宗的发展推向了顶峰。[5]法眼宗鼎盛时期,其思想也传播到了海外。朝鲜被誉为“朝鲜禅宗之始”的智光和朝鲜天台宗的代表性人物英俊都是法眼宗法嗣传承。[6]延寿之后,法眼宗法脉不明,未有典籍记载,一般认为,法眼宗在宋初就灭亡,法脉不传。近现代虚云大师应僧俗两界所请,一人嗣"五宗",遥嗣法眼宗法脉。[5][6]
法眼宗最为重要或最具有明显特征的禅学思想即是“三界唯心”“一切现成”“理事不二”“法界无边”“禅教一致”和“禅净合流”。[7]代表其宗派思想的《宗门十规论》提出“明事不二,贵在圆融”和“不著他求,尽由心造”的主张;《宗镜录》对禅宗只重直观、不读经书的流弊有所批评,广引经论,明佛菩萨与众生皆具“清净”佛性,“从本以来,性自满足。”[1]法眼宗作为禅宗分宗后“五家”最后形成的一个派别,标志了五家宗派的最终形成,也验证了“一花开五叶”的超前智慧。[8][9]作为五代末期影响最大的宗系之一,[3]推动了佛教在东亚三国中国朝鲜日本)之间的传播交流。将中朝佛教文化交流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10]

命名

法眼宗得名于其创始人清凉文益。[9]文益禅师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他为“大法眼禅师”之号,人们称其为“法眼文益禅师”,由他创立的禅门宗派也被称为“法眼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