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

发生在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
赵氏孤儿指的是春秋时期晋国的贵族赵武(?—前541年),同时也是一个流传深远的历史故事。元人纪君祥的《赵氏孤儿》记述,晋国灵公时期司寇屠岸贾专政,因私仇诛杀了赵氏全族,赵武的母亲公主赵庄姬在家里生下遗孤赵武,被赵氏门下的医士程婴冒险救走。守门官韩厥放走程婴后自杀以示灭口,随后程婴也牺牲了自己与孤儿同岁的孩子,与老臣公孙杵臼用偷梁换柱之法保全了孤儿。程婴又让孤儿认屠岸贾为义父,二十年后孤儿长大,成功报仇血恨,而程婴忠心得报,大获封赏,故事以大团圆结局而终。[1][2][3]
赵氏孤儿的故事最早见于《春秋》《左传》与《史记》,但《春秋》《左传》记事简略,和赵氏孤儿传说有关的只有赵氏家族灭亡的政治脉络和复兴事件的记载,到《史记》中赵氏孤儿的故事才基本成型。首先,故事的主要人物基本固定:反面人物屠岸贾,正面人物韩阙、公孙杵臼,主角程婴赵武;其次细节更加丰富,具有了戏剧性与传奇性。[1][4][3]但在历史上,让赵氏孤儿的故事流传开来并广为人知的是元代纪君祥创作的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简称《赵氏孤儿》。《赵氏孤儿》在《史记》的基础上增加了韩阙自刎、程婴献子、认贼为父等情节,并改变了程婴自杀的悲剧性结局,使得戏剧冲突更加强烈,文学性大大增强而历史性有所减弱。其后,演述赵氏孤儿故事的还有南戏《赵氏孤儿记》、传奇《八义记》等。[2][3]明清时期,除了戏曲外,历史演义小说中也开始出现赵氏孤儿的传说,影响较大的是明末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东周列国志》增添了很多《史记》和元杂剧《赵氏孤儿》没有的情节,叙述也更加详细,更具有文学性和传奇性,由此赵氏孤儿的故事也完成了从史书记载到文学演义的发展演变。[2][3][5][6]
从古至今,赵氏孤儿的故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事由重史到重奇、重人,塑造了一批舍生取义的英雄烈士。[7]虽然故事的真实程度有待考[què],但它所反映的忠义思想是儒家乃至整个国家、民族的思想倾向和价值追求,也是维系民族文化发展的核心精神,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赵氏孤儿的故事一直流传千年,成为后世不断演绎和创新的文学题材,并为历代文人所推崇。[8]与此同时,赵氏孤儿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被引进欧洲,经由伏尔泰改编为舞台剧《中国孤儿》后被欧洲各国翻译、改编,深受海外群众喜爱。[9]

故事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