鲛人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形象
鲛人,又名渊客、泉客、泉先、陵鱼,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形象。鲛人拥有鱼尾人身,他们生产的鲛绡入水不湿,哭泣的时候眼泪会化为珍珠。鲛人最早见于《山海经》:“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鸯鸳,食之不[jiè]。”[3]
鲛人的形象随着时间逐渐丰富,最早的鲛人形象是新石器时代人面与鱼合体的图像类型,其形象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鲛人的生活方式逐渐向人类趋近,在唐朝人们通过鲛人形象来表达爱欲、死亡等深刻的主题,到了宋朝的女性鲛人已经开始具备了更接近于人类的外形,但还缺乏进一步的挖掘,清朝时期鲛人已经具备了人类的丰富情感,其形象发展到现代还代表了纯洁和天真[2]
在神话中,鲛人是代表着与海洋相关的神秘力量和情感。[1]在幻想文学作品中,鲛人可能是一种拥有独立文明和社会的种族。[3]鲛人形象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和电影中,如《鲛人泪》和《鲛珠传》等,还被设计为游戏《梦幻西游》中的角色[4]

基本概况

鲛人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鱼尾人身的神秘生物。中国古代典籍中记载的鲛人,他们生产的鲛绡,入水不湿,他们哭泣的时候,眼泪会化为珍珠[1]。唐诗人李商隐的名作《锦瑟》中,“沧海月明珠有泪”即使用了鲛人的传说。鲛人的油,一旦燃烧将万年不熄。传说它们的油燃点极低,且一滴就可以燃烧数日不灭。传说秦始皇陵中就有用鲛人油制作的长明灯。在其他诗文典籍中还有他们和内陆交往以及贸易的传说,唐代鲍溶诗中“镜湖女儿嫁鲛人,鲛绡逼肖也不分” “几回入市鲛绡女,终岁啼花山鹧鸪”等,后也被称为“渊客”“泉客”“泉先”的鲛人大概是擅长纺织的滨海族群[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