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

一种窥视人体内部的诊疗仪器
内窥镜,又称内镜(endoscope),[2]是从人体天然的开口部位(口腔、肛门鼻腔等)或切口部位(腹部、胆道等)插入,用以窥视人体内部的一类仪器。[5]
内窥镜从性能和质地角度划分可分为硬式内窥镜和软式内窥镜,硬式内窥镜包括膀胱镜、腹腔镜、胸腔镜、关节镜等,软式内窥镜包括胃镜、结肠镜、小肠镜、胆道镜、鼻咽镜及支气管镜等。[2]在临床上,内窥镜主要有两个应用:诊断和治疗。检查诊断有胃肠道内窥镜检查、腹腔镜检查、胎儿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膀胱镜检查、关节镜检查、耳鼻咽喉科和眼科中心中的内窥镜检查等;[6]内窥镜手术在消化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骨科、神经外科中都有应用。内窥镜下治疗常用的器械有高频电刀、激光微波射频[]氦刀。常用的诊断技术有染色和放大、电子染色技术、内窥镜下造影技术、活检[2]内窥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风险更大,因此手术团队必须做好可能转换为开放手术的准备以便阻止这种出血。[6]
内窥镜多采用电子内窥镜系统原理,即借助内窥镜顶端的电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视频系统处理后转换为监视器上的图像。[2]主要包含三个主要部分:一个给进行观察的体腔照明的装置、一个从体腔传输影像的光学系统和一个工作通道。[6]
1795年德国医生波兹尼(Bozzini)发明“Lichtleiter”(德文,意思是光线传导装置),由管路、镜子和蜡烛组成,开创了内窥镜的起源。早期内窥镜都是从人体自然腔道进入,如泌尿科膀胱检查、妇科宫腔检查、五官科检查等。[7][4]经过两百余年的发展,从最初提出内窥镜的设想,而后经过早期的硬式内窥镜、半可屈式内窥镜以及纤维内窥镜,再到电子内窥镜等,内窥镜技术已构成一套完备的体系,对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推动作用。[2]
除医学领域外,工业领域也会使用内窥镜。借助工业内窥镜,人们可对有毒、有害和空间狭小设备的内部实施间接目视检测,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成本。[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