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文字
小篆,亦称“秦篆”,是秦朝时创制的统一的汉字书写形式。[1][2][3]其具有形体长方、用笔圆转、结构匀称、笔势瘦劲俊逸、体态典雅宽舒等特点。[4]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文字状况混乱,秦始后统一六国后,命李斯在在秦国原有的文字大篆的基础上进行简化,整理出一种规范齐整的官方文字“小篆”,并撰写范本作为学童识字、学书的教材发布天下,并在刻石、权量诏铭、兵符上得到运用。[5][6][7][8]秦王朝灭亡后,由于小篆的书写不方便,加上汉朝对隶书的重视,因此小篆逐渐被隶书所取代。[9][1]到了唐代,小篆出现了短暂的复苏,随后小篆一直呈衰落状态。[10][11]到了清朝中期,小篆得到复兴,并在清朝晚期和民国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众多小篆书写名家和作品。[12]小篆的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如秦代李斯、唐代李阳冰清代邓石如,代表作品有《泰山石刻》《琅[]石刻》《般若台铭》《三坟记》《白氏草堂记》等。[13][14][15]在近现代,小篆作为篆刻和纯书法艺术,推陈出新,在笔墨语言、线条质感、章法形式、风格面貌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新的发展。[3][16]
小篆是中国第一次有系统的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通过字形笔画规范化,使汉字摆脱了象形的束缚。小篆简化了大篆的笔画或部件,顺应了当时文字简化的趋势。小篆的出现为之后的汉字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隶书楷书等正体的发展定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小篆独特的书体美,受到了历代书家推崇和沿用,[17][18][19][20]使之在后世的书法、印章、书画的边款上都有应用,[21][22]并且小篆也被运用到篆刻中。[23]同时小篆作品也得到了相应保护,“小篆体十二字砖”、《峄山刻石》被博物馆收藏,用小篆篆写的唐代碧落碑被列国家一级保护文物。[24][25][26]

历史沿革

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