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

山东省济南市下辖区
市中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济南市辖区,位于山东省中西部,济南市中南部,东邻历下区,南与历城区相连,西与槐荫区长清区毗邻,北与天桥区接壤。[5]济南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14]市中区总面积281平方千米。[3]截止2022年末,市中区常住人口91.3万人。[7]市中区政府驻地济南市经八路122号。[5][13]
市中区地处泰山北麓低山丘陵和鲁西北黄河冲积性平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南部多为低山丘陵,西部、北部地势平坦。[4][15]春季干燥少雨,多西南风、南风,夏季酷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严寒干燥多东北风。[15]市中区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居住,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为齐历下邑属地。秦统一中国后,为济北郡历城属地。后历汉、隋、唐、宋、明等多代更迭,辖区始终属历城属地。至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后济南设商埠局,辖区商埠地带属商埠局管辖。[4][16]民国时期,先后属济南道历城县、市政厅,商埠区、济南市第四、五、六、区。1955年9月,济南市设五个行政区,辖区因地处济南市中心始称市中区。后更名为郊区、市中区城市人民公社、红旗区,1973年7月1日,复称市中区,辖11街道。[4]截止2021年末,市中区辖17街道,77个村,128个居委会,[3][6]
济南市市中区作为“四新经济”发展聚集区。市中区产业基础完善,是全省现代服务业、大数据产业和股权投资机构三大集聚区。[17]2022年,市中区实现生产总值1275.6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0.1:26.3:73.6。[7]市中区城区大纬二路英雄山路顺河高架路二环南路高架路等主要交通干线纵横交错,形成网络并向四周延伸;104国道省道103线、绕城高速路、二环南路穿境而过。[18]
济南市中区作为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域,是齐鲁文化、商埠文化的汇集之地和对外的窗口,是文化记忆、文明展现、文脉传承和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19]有着多处文物古迹保护单位,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字会旧址、济南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20]有着百年济南开埠历史的地标老商埠核心区。[21]有着济南形意拳、济南油旋制作技艺、超意兴把子肉及相关系列菜品制作技艺、四喜丸子系列菜品制作技艺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22]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