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

即正常的心脏节律
窦性心律(Sinus Rhythm)是指心脏冲动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4]正常人的心脏起搏点经窦房交界处传向结间束与房间束激动心房,引起心房收缩,再沿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下传激动心室。[5]窦性心律的频率可因性别、年龄、体力活动等不同而有显著差异。[6]其成人正常频率为60-100次/分,婴儿为130-150次/分。[7]
心传导系统是心脏内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并传导冲动,维持心脏的节律性收缩。心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自律性最高。[8]在窦性心律的心电图上,P波Ⅰ、Ⅱ、aVF、V3-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0.12-0.20秒之间。[9]根据心电图表现和临床表现,异常窦性心律可分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以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0]
1910年,Lewis等人首次记录到了与自主窦性心律形态一致的P波,并确定心脏起搏点在窦房结区域。1977年,Cramer等人证实了心房波前的电位是窦房结的电活动,确认了“原发的负向波”是窦房结电位。此外,河南医科大学还应用电子计算机模拟产生了窦房结电活动信号,并通过实验证明了无创伤性记录窦房结电图的可行性。[3]

定义

窦性心律是指心脏冲动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4]正常人的心脏起搏点经窦房交界处传向结间束与房间束激动心房,引起心房收缩,再沿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下传激动心室。[5]窦性心律的频率可因性别、年龄、体力活动等不同而有显著差异。[6]其成人正常频率为60-100次/分,婴儿为130-150次/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