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学

近代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称
中国国学,是在“西学东渐”时,由近代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称。“国学”一词始见于《周礼》,从西周至清光绪年间,中国古代典籍中所出现的“国学”,均系指称国家设立的学校[a]和教育管理机构。[5][6][7][8][9][10]
1902年秋,梁启超黄遵宪函商“以保国粹为主义”创办《国学报》,使用了近代意义上的“国学”之名,为“国学”赋予了新的内涵。今天所谓的“国学”之称便产生于此,其有别于“传统文化”“国故“”国粹”等,涵盖内容复杂,[b]学界有关“国学”定义的争论也始终没有间断。[11][12][13][5][14]
在清末民初国学倡导者言论中,顾炎武 “亡国” 与 “亡天下” 之辨,是倡行国学的重要动因。其时,《国学丛刊》《国学杂志》《国学萃编》等学刊相继问世,掀起一股国学研究热潮。五四运动之后,国学研究进入鼎盛时期。[c]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80年代,国学一直受到打压和批判,处于历史最低谷。此间,港台地区的国学研究有着不同的表现。[d][15]时至1994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召开“走向21世纪的哲学和哲学系”学术研讨会;《东方时空》《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对国学进行了大量报道;[e]2007年10月,首都师范大学成立国学传播中心,创建国学网站;人民大学等高校国学院系重建;国学再次引起学界及社会的广泛关注。[16][17]
从思想角度看,国学的核心是儒释道思想,体现了国学的“时代烙印、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等特征。国学涉及的范围广泛,内容繁复,采用《四库全书》类目的“经史子集四分法,仍居于国学分类法主流地位。代表人物与经典著述有:孔子孟子老子等,以及《周易》《四书》《三百千千》《红楼梦》等等。[f][14][18][8][19]国学汇通思想学术、典籍制度、百行百艺、礼仪民俗,蕴含国脉、国魂、国本,是中国人的根基与尊严所在。国学精髓早已渗透到社会各方面,直接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和行为。[2][20][21][22]
毕生倡导国学的章太炎[g]提出:国学不只是学问,更多的是对本民族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23][24]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杰[h]表示,国学关注的内容决定其具有超越时代的特点,只要人类存在,国学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5]国学,在汉唐时期已经影响到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等国,明清之际在西方曾出现长达两百年的中国热。“汉字文化圈”表明中国国学已超越了民族性。[25]其国际影响力也在逐步增强,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汇聚巴黎发表共同宣言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30年前,到中国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