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光

唐朝漳州刺史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1]唐朝归德将军陈政之子,他自未弱冠之年便随父出征,在垂拱二年(686年)成为首位漳州刺史[2][3]
陈元光于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出生,年轻时候的陈元光涉猎广泛,十三岁时便获得举人第一名。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陈元光协助父亲陈政在泉州潮州交界地平定蛮獠,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年)父死,陈元光执掌帅印并平定蛮獠之乱。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陈元光助高[diàn]平定大唐海疆的寇乱。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上书请求设置漳州府,后担任漳州刺史。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陈元光在平定潮州之乱时被被蛮将蓝奉高刃伤,殁于军中,享年55岁。[2][3][4]
陈元光死后于开元四年(716年),被追封为[yǐng]川侯,谥号“惠毅”,并立庙受祭祀,民间亦称他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在任漳州刺史期间,率领军民开发土地,振兴经济、传播文化,对后世影响极大,漳州人传衍于台湾及东南亚各地。[2][3][4]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