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ING

起源于美国的街舞
POPPING(简称poppin’),中文名为机械舞,又称机器舞、[1]震感舞[2],是放克舞蹈(funk dance)和街舞(street dance)中的一种风格[1]。机器舞者被称为“popper”。[1]Popping最基本的元素为POP,是指通过肌肉的快速收缩与舒张而达到震动的效果,一般包括手臂,腿部,胸部,肩颈等部位。[4]
Popping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成型于70年代中后期,以不同形式兴起于美国西岸加尼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弗雷斯诺、奥克兰等地,起源和发明者有一定争议。[3]但可以达成共识的是,电子布加络(The Electric Boogaloo) 将Popping带到了最前沿。[5][6]1975—1976年期间[7],Sam受到锁舞先锋团体"The Lockers",以及1960年流行的热门舞蹈(fad dance)"The Jerk"的启发,发明了一组舞步,也就是现今所称的机械舞。[6]1979年,电子布加络(The Electric Boogaloo)在《灵魂列车》中亮相, 这对popping舞蹈的宣传以及其他地区不同风格的舞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8]1983年,迈克尔·杰克逊在国家电视台表演了Backslide(但错误地将其称为“Moonwalk”)[8]。1987年9月,杰克逊普及了机械舞、太空步等舞蹈技术[9]。1988年,中国舞蹈演员陶金霹雳舞引入国内。[10]2013年9月,在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的支持下,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在北京成立,随后发起成立了全国街舞联盟。[11]2018年,融合多种风格、并将popping中的肌肉震动贯穿始终的街舞作品《黄河》获得中国舞蹈最具权威性的奖项“荷花奖”。[11]2023年11月24日,四川省首届街舞大赛在成都完美收官。参赛舞者们在比赛中秀出了Popping、Moonwalk、The Tick等经典的街舞动作。[12]12月8-13日,“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泉州举办,[13]参演作品《偶源》用Popping舞蹈展现了青年一代对提线木偶技艺的传承。[14]
Popping模仿机器人的动作形态,又加上一些戏剧和卡通影片里的滑稽动作,具有相当的幽默效果,[6]代表人物有Boogaloo Sam、Popin Pete、Mr.Wiggles[6],代表作品有《黄河》[11]《偶源》[14]。机械舞是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动作夸张、爆发力强,需要身体动作多部位连贯组合。这既锻炼了人的注意力,又增强了身体的节奏感、韵律感。[15]它作为街舞文化的一部分[2],有其独特的舞蹈风格与特点[8],为街舞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贡献。同时,Popping也受到其他街舞风格的影响,与Hip-hop、Breaking、Locking等风格相互交融和借鉴。[16]

名称来源

"电子布加络(The Electric Boogaloo)"是世界上第一个Popping团队,其成员有 Boogaloo Sam、Popin Pete、Mr.Wiggles、Suga Pop、Skeeter Rabbit。其中HP Boogaloo Sam每次对着节拍在跳舞时,总会在收缩和放松自己肌肉时用气音念着"Pop、Pop、Pop",假装机械运作时发出的响声,Popping的名称由此而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