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中

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
张治中(1890年10月27日—1969年4月10日),著名爱国将领,原名本尧,字文白,安徽省巢县人。国民党高级将领,黄埔军校教官出身,是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主导参与多次国共和谈,反对分裂和内战,人称“和平将军”,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交谊深厚。[1]
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后,任黄埔军校学生总队长、军官团团长。1926年参加北伐,曾任武汉军分校教育长兼学兵团团长。1928年-1937年,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南京教育长,主要从事军事教育工作,期间参加中原大战一·二八淞沪抗战八·一三淞沪会战等。1937年11月至1939年1月主政湖南,贯彻联共抗日方针。因长沙文夕大火事件,受革职留任处分。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西北行营主任、新疆省主席,通过谈判和解的方式处理新疆地区的伊宁事变,采取一系列推动新疆经济文化发展的举措。实行“亲共亲苏”政策,营救新疆地区原来被捕共产党员131人,为新疆和平解放做出巨大贡献。在1945年重庆谈判和1949年北平谈判中,代表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北平谈判破裂后,张治中选择留在北京。1949年6月宣布脱离中国国民党,10月被国民党方面开除党籍,后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民革中央副主席。新中国成立后张治中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2][3]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张治中,1890年出生于安徽省巢县黄麓镇洪家疃的一个篾工家庭。儿时在丰乐河镇私塾,共约十年时间。据张回忆,一次,私塾先生教画图,他画出一座喜马拉雅山,山上再画一个很高的纪念碑,上题“大中华民国战胜纪念碑”,但先生给了零分。十三四岁时参加科举考试,府考成绩较好,但院考落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