朊病毒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病原体
朊病毒,亦称朊粒(prion)是一种由宿主细胞基因编码的、构象异常的蛋白质,其不含核酸,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传染性。朊粒是人和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TSE)的病原体[1]。分子量为27-30kDa,在电镜下呈纤维状或杆状,直径10-20nm,长100-200nm[3]。朊粒对热、蛋白酶K、辐射、紫外线及常用消毒剂有很强的抗性。灭活朊粒是采取化学处理和高压蒸汽灭菌相结合的方法。[1]
1982年,美国学者Prusiner SB首次证实羊瘙痒病致病因子的本质是一种传染性蛋白颗粒(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并将其命名为“prion”。简称朊粒或朊蛋白[1]或朊病毒[4]。朊粒存在于感染的人和动物组织中,具有致病性和传染性[1]。感染朊粒的动物和人均可成为传染源,朊粒病的传播途径为消化道传染和医源性传染。人群普遍易感,感染朊粒后,尚未发现保护性免疫产生[2]。朊粒病潜伏期长,可达数年甚至十年之久,一旦发病,病程呈亚急性、进行性发展,最终死亡。临床表现以痴呆、共济失调、震颤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人类常见朊粒病主要有库鲁病、克-雅病、变异型克-雅病、格斯特曼综合征和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1],动物常见的朊粒病有羊瘙痒病、牛传染性海绵状脑病俗称“疯牛病”等。[4]
朊粒病的临床诊断需依靠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脑组织神经病理检查以及脑脊液中的生物标记物14-3-3蛋白的检测等,朊粒病的确诊需在脑组织中检出致病因子PrPSc[1]。朊粒病尚缺乏特效治疗,主要措施为支持治疗。通过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方式对朊粒病进行预防[2]

命名

1982年,美国一位学者Prusiner SB首次证实羊瘙痒病致病因子的本质是一种传染性蛋白颗粒(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并将其命名为“prion”。简称朊粒或朊蛋白[1]或朊病毒。1983年在意大利召开的“植物和动物的亚病毒病原”国际学术会议上,正式将朊粒及类病毒与拟病毒通称为亚病毒。[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