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射日英雄
后羿,又称羿、夷羿、仁羿等,是神话传说中上古时代的射日英雄。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最早见于先秦口头文学,现代学者依据考古文物的发掘,发现大量与后羿神话有关的原始图像资料,早在新石器时代岩画中出现的猎人形象已经初现后羿神话的影子,战国汉代出土的后羿射日图形态完整,如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件漆器衣箱,在衣箱的盖子上绘有后羿射日的情景,汉画像石砖中后羿射日的图像更是屡屡出现。这些出土文物的图像资料印证了后羿神话产生的时间早于文献记载,起始于原始社会人类与恶劣自然条件相抗争的需要,至战国时期广为流传。[1]
历史文献中的后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物形象不尽相同。春秋时期,后羿是荒淫误国的有穷国国君,趁夏衰败侵入代夏政。但其荒淫无道,远离贤臣任用小人寒浞,最终被小人利用后杀害。[1]战国时期,后羿是受上古时期天君帝俊的命令降下人间的射神,凭借超凡的射箭技艺帮助人间铲除各种灾害。他左臂修长而善射,本领高强,并且还是一位仁者,只有他才能登上昆仑墟,那里是众神所居之所,地势异常险峻。[3][4][5]汉代以后,后羿射日的英雄形象得以完善,之后少有变动。这时的后羿身处尧帝的时代,适逢天上十个太阳并出,禾木焦枯,庄稼无收,人类面临生存危机,后羿用自己神奇的射箭本领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人类。除此之外,后羿还铲除了一些为祸人间的恶禽猛兽,深受人民爱戴。因为后羿勇于为人类除害,死后成为受民众祭祀的宗布神。[6][7]
关于后羿的神话传说虽然有不同的记载,但是后羿作为东夷民族神性英雄的人物形象基本没有争议。后羿在上古神话中以半神人物的形象出现,他智慧勇敢,从天而降,为人间降妖除魔。其神勇的形象和英雄的功业,深刻地储存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之中。后羿神话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近现代以来神话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等领域对后羿神话的研究,进一步揭示出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后羿射十日、除凶兽、求不死药等行为展现的精神力量,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塑造以及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影响。[1][8][9][10]

释名

说文》四上《羽部》关于羿字释义为:“羿,羽之羿风,亦古诸侯也;一曰射师,从羽,[qiān]声。”十二下《弓部》曰:“ 帝喾射官, 夏少康灭之。从弓,幵声。 《论语》曰‘善射’ 。” 可见“ 羿”的本义与羽毛和弓箭有关。古时候善射的人往往中的饮羽,就是把箭竿上的羽[líng]斗射进去了。羿的本字就是善射的意思,所以善射的人叫羿,射官也称之为羿,人名和官名都彰显善射之意。[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