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

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著长篇小说
《静静的顿河》(俄文:Тихий Дон)是前苏联作家米哈依尔·肖洛霍夫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分4部8卷,[1][2]其构思于1926年,四部分别于1928年、1929年、1933年和1940年出版。[3]
《静静的顿河》展示了1912到1922年间,俄国社会的独特群体——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以及国内战争中的苦难历程。主人公格里高利,是生长在顿河岸边的哥萨克,他动摇于妻子娜塔莉亚与情人阿克西妮亚之间,徘徊于革命与反革命之间,他既是受难者,也是施暴者,在历史急变的关头,他的徘徊导致了他最终的悲剧。[3]
《静静的顿河》展现了哥萨克人如何通过战争、痛苦和流血,走向社会主义,它描写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时代的人民生活,是一部结构宏伟、画面广阔、内容深[suì]的史诗。[3]小说被人称作“令人惊奇的佳作”“苏联文学还没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说”。此书于1941年获斯大林奖金,1965年肖洛霍夫因此书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三位获此殊荣的苏联作家。[4]

内容简介

哥萨克麦列霍夫家是一个自足和富裕的家庭。一家之主潘苔莱·普罗珂菲耶维奇已残年晚景,他有两儿一女:大儿子彼得罗已经娶亲,媳妇叫妲丽亚;小儿子葛利高里长得像父亲,比哥哥高半个头,生着下垂的鹰鼻子和一双有些发蓝的扁桃形的热情的眼睛,高颧骨上有一层棕红色的皮肤,笑起来带有一种粗野的表情;爱女杜妮亚希珈是个大眼睛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