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救国军

国民党军统局领导的特务游击队
忠义救国军(1938年—1946年),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国民党军统局领导的活跃于江南地区的国民党特务游击武装,其前身是“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2][3][4]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为了加强组织领导民众支持作战,蒋介石电令特务处戴笠组织游击武装,配合正规军对日作战。[1][5][6][7]戴笠遂组建了抗日别动队,在苏州河沿岸配合正规军作战。[8][9][2][3]1938年1月,戴笠宣布将整顿的部队改编为忠义救国军教导第一团,5月改名为“忠义救国军”,总指挥部设于汉口,由戴笠自兼总指挥,之后又更换为俞作柏周伟龙阮清源马志超等人担任。[1][4][9][2]1939年至1941年,忠救军主力与新四军发生过多次磨擦。双方在锡北胶山、白丹山一带展开师级规模的战斗,互有伤亡,忠救军十支队被击溃。[4][3]剩余流散在沪宁地区的官兵和一些地方武装被收编,重新组成忠义救国军。又因各队成分复杂,互相猜忌争斗,蒋介石责令戴笠对忠救军多加约束。[10]1939年底,戴笠在金华召集忠救军主要干部开会,对之后的全盘战略作了详细计划。忠救军分四路挺进敌后,利用交叉纵横的河港作为掩护,进行抗日宣传、情报活动和武装斗争。[11]1942年,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成立,经过严格训练,忠救军的战斗力大有提高,多次对日军各种基础设施进行破坏,然后策反伪军[12][10]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戴笠命忠救军联络日军驻沪部队,阻止中共武装进入上海。[13][14]1946年3月17日,戴笠从北平飞往上海转南京途中,因飞机失事身亡。之后,忠救军及其他特务武装一同编入交通警察总队,参加第二次国共内战[1][13]随着中共军队的节节推进,三大战役后,布置在铁路枢纽的交通总队渐次被消灭。[15]1949年,上海及苏浙解放后,国民党的残余势力依托当时尚未解放的舟山组织土匪游击行动,参照忠救军的模式成立了“东南人民反共救国军”,总部设在台北,总指挥为毛森。这些人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16]1951年4月29日,中共上海市委在逸园文化广场处死一批反革命分子,大会公审枪决的第一个就是原忠救军的少将司令封企曾[5][1]
忠义救国军设有三个指挥部,温台指挥部是为了配合盟军作战的需要;淞沪指挥部主要牵制日伪的兵力;[yín]杭指挥部主要是向杭州活动发展。[12][17][18]主要支队如南京行动总队,在当地形成了一定的势力范围,对限制日军活动起到了一定作用;还有一支别动队,主要进行对日军破坏工作。[10]全面抗战的八年间,“忠义救国军”作为一支特殊的武装力量,长期活动于上海在内的江南地区,对打击日伪、坚持抗战作出了一定贡献。在抗战后期,“忠义救国军” 秉承国民党顽固派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政策,与新四军多次产生摩擦,从而带来诸多恶劣影响,造成长期负面形象。[19]

名称由来

戴笠将别动队改名为“忠义救国军”,[3]运用传统“忠义观”将军统纪律与对蒋介石的个人忠诚和崇拜结合起来,用充满封建色彩的“忠义” 作为精神纽带,突出了对国家领袖及他本人的“忠诚”“义勇”的要求,也迎合了别动队内部大量帮会分子的 “帮会情结”;此外“救国”也符合了时人对抗战卫国的责任感,能够吸引到更多的零散武装投入到他们的行列,更可以此取得陷区广大民众的支持。另外,也是以此名义与共产党所组织的游击队区分开来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