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人民军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主体
朝鲜人民军(朝鲜文:조선인민군)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由陆军、海军、空军(2023年前的名称为航空与反航空军)、战略军、特殊作战军等部分组成。接受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和朝鲜国务委员会(2016年以前为朝鲜国防委员会)的二元领导。根据朝鲜现行宪法的规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使命是誓死保卫以伟大的金正恩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委员会,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和革命胜利果实,捍卫祖国的自由、独立与和平,使之免受外来侵略。”[5][8][9][10]
朝鲜人民军的前身主要是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中的金日成部队和活跃在中国内陆抗日战场的朝鲜义勇军等朝鲜人武装。1932年4月25日,金日成在中国东北安图县领导创建安图反日人民游击队。该游击队先是与其他两支抗日游击队共同组成汪清游击大队,后又被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第三团;并在东北抗日联军时期,扩编为抗联第二军第三师,后又改编为抗联第一路军第六师。金日成先后担任游击大队政委、团政委和师长。1938年抗联再次整编后,第六师被改编为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二方面军,由金日成担任指挥。但是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最终在日本关东军的围剿下,损失惨重,不得不缩编为支队,退入苏联境内休整。金日成部队退入苏联后,被苏军整编成了抗联教导旅第一营,后番号改为远东第88旅第一营,由金日成担任营长。二战结束后,回到朝鲜的88旅第一营人员成为朝鲜人民军创建的骨干力量。[11][12][13]
朝鲜义勇军则是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在中国内陆地区成立的朝鲜抗日力量。它的前身是1938年7月在中国汉口成立的朝鲜义勇队,最初是由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管辖。后来其中一部分于1941年北上进入八路军太行山根据地,组建朝鲜义勇队华北支队,开始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战争。1942年朝鲜义勇队华北支队扩编,改为朝鲜义勇军,继续配合八路军作战。1945年8月,朝鲜义勇军在八路军总部的命令下开始返回中国东北,除部分领导进入朝鲜外,大部队仍然在东北活动,并在1946年成为东北民主联军的一部分。解放战争中,各部队也逐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下属部队,主要集中在东北野战军的第166师和164师等部队。1949年到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各朝鲜人部队陆续回到朝鲜,成为朝鲜人民军建立初期的主力部队。[14][15]
1948年2月8日,金日成以数千名从苏联和中国返回的,参加过抗日武装斗争和经过革命考验的干部、战士为骨干,正式组建朝鲜人民军。到该年年底时,全军总兵力共有1个步兵师、1个步兵旅、1个警察旅和1个空军营。而1949年到1950年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以朝鲜人为主的第166师和164师,以及以156师朝鲜官兵为主临时编组的独立15师和其他独立分队回到朝鲜后,朝鲜人民军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到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前,朝鲜人民军总兵力已达10个师,加上坦克旅、摩托车团等技术兵种单位,总兵力达到约17.5万人。而正式组建后的朝鲜人民军在朝鲜战争初期取得了很大的战果,但在美军全面参战后,迅速被击溃,遭受了惨重损失,最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帮助下,成功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安全。[16][14][17][6]
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人民军历经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三位最高领导人的统帅时期,前后以经济国防并进路线、先军思想和核武并进战略作为不同时期的治军和建军思想。[18][19]陆续发展了常规武器战略武器核武器,并不断调整武装力量结构。到2023年时,已经发展成总兵力达128万,拥有海、陆、空三军和战略威慑部队等诸军兵种齐备的国家武装力量。[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