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玉麟

原国民党热河省主委
汤玉麟(1871年-1949年2月),字阁臣,绰号汤二虎,奉天(今辽宁义县人,祖籍山东烟台市民国时期曾任热河省主席兼国民军陆军三十六师师长[1]
汤玉麟1871年出生于奉天(今辽宁)义县。汤玉麟起初落草为匪,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势力逐渐扩大,1900年,汤玉麟救下被围攻的张作霖,两人因此结拜兄弟[1]。1902年,汤玉麟跟随张作霖接受了清政府的招安,被任命为下级军官左哨哨官[2]。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汤玉麟出任陆军第二十七师骑兵团团长,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汤玉麟升迁至陆军第53旅中将旅长[3]。1926年,张作霖在北京建立安国军政府 ,汤玉麟升任中华民国军第五方面军第12军军长,后加封为热河都统[4]。1933年,日军向热河发起侵略,汤玉麟放弃热河省,率众逃窜滦平,日军占领承德国民政府下令免去汤玉麟一切职务并发布通缉令,同年10月,察哈尔省宋哲元收编了汤玉麟所领部众,委任汤玉麟为二十九军总参议。1934年1月9日,南京政府取消对汤玉麟的通缉令,任命其为北平军分会高级顾问,半年后隐退天津[1]。1949年2月,汤玉麟于天津病逝[5]
汤玉麟担任热河省都统期间横征暴敛,苛捐杂税,种植大烟,经营鸦片成为行业买卖,为当地百姓带来了极大的伤害[6],除此之外,汤玉麟在日军占领热河省会承德之前就放弃抵抗,并将搜刮来的财物运往天津,导致承德没有任何抵抗就被占领[7]。汤玉麟在热河失陷之后为索回被日军吞没的财产,一边与日伪方面联系,一边接受国民政府将其部众编为五十五军,但他却并未及时转移到抗日同盟军防地,其部众最后被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收编参与抗日。中国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将热河这次的失守评价为可怜可耻的失守,并表明汤玉麟虽不能代表中国的军人,但这次的行为带来的精神损失不可估量[8]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