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叙帖

唐代怀素创作的草书书法作品
《自叙帖》是唐代书法家怀素大历十一年或十二年(公元776年或777年)创作的草书书法作品,为纸本,纵28.3 厘米,横775 厘米,共126 行,698字,首6行早损,为宋苏舜钦补书,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1]
《自叙帖》为狂草作品,创作来源为怀素从湖南长安求学拜师时,结交到许多名流公卿,如窦冀李舟等;并受到诸多的欣赏与赞扬。[4][5][6]《自叙帖》大致内容为叙述怀素的求学习书经历,同时兼有多位学士如钱起、虞象等对其书法之评论。[1]《自叙帖》帖前有明代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序”四字;[qián]有“宣统鉴赏”“佩六相印之裔”“乾隆”“四代相印”等鉴藏印。书帖其余部分为诸多名家如苏舜钦苏耆李建中苏辙文徽明高士奇等的题跋,并且在帖后有南唐升元四年邵周、王口口等撰写的题跋。[7]
《自叙帖》笔画纯净明朗,笔势圆转活脱,飞动流荡,结体极富变化,布局参差错落。[1]正如宋《宣和书谱》所评:“字字飞动,圆转之妙,宛若有神。”[8]唐代曾为南唐内府收藏;宋代有吕辩、邵叶苏舜钦等人收藏;明代有项元汴、徐谦斋、文徵明吴宽等人收藏;清代曾有安岐,徐玉峰等人收藏,曾入清内府;[2]《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在书法艺术上达到了自汉末魏晋以来的第二个高峰,他与张旭狂草作品共同构成了唐代草书的制高点。《自叙帖》被后人冠以“中华第一草书”的美誉,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9][1]

创作背景

怀素在三十二岁时,离开湖南前往长安[]名师,到长安后得见诸多“遗篇绝简”,同时结交了许多风客骚人与达官贵人。怀素为人正直,性格洒脱,又具备极好的书法造诣,在四处游学之时得到了许多名流公卿、书法大家的欣赏和赞扬,为此特意写下诸多的颂扬之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