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亚历山大·仲马

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大仲马之子
亚历山大·仲马法语Alexandre Dumasfils,1824年7月27日-1895年11月27日),生于法国巴黎,法国浪漫主义小说家、剧作家。因与其父大仲马同名,所以一般被称为小仲马[2]
1824年7月27日,小仲马出生于法国巴黎,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在当公务员时与一名女裁缝卡特琳·拉贝所生下的私生子,不被大仲马所承认。[1]1828年,被其父大仲马安置到一个叫做帕西的农村。1831年,大仲马利用法律获得了小仲马的抚养权,并将其安置到圣日纳维也夫山的伏蒂埃寄宿学校,后来又转到布朗什街的圣维克托寄宿学校。[2]1842年,小仲马遇见玛丽·杜普莱西(即后来《茶花女》的原型)并与之相恋,但由于双方的经济原因,玛丽最终转向了他人的怀抱,1847年,玛丽病逝于巴黎。小仲马悲痛万分,将这段故事写成小说《茶花女》,一举成名。早年小仲马创作小说为主,在《茶花女》改编的剧本大获成功后,他逐渐转向以戏剧创作为中心。1864年,小仲马于结识了十年之久的俄国贵妇娜捷日达·纳雷什金娜举行了婚礼,并生下两个女儿。1875年2月21日,小仲马以二十二票的多数被选入法兰西学院。1891年,小仲马与娜捷日达·纳雷什金娜分居。1895年,小仲马和比自己小40岁的亨利·埃特举行了婚礼。同年11月27日,小仲马逝世,葬于蒙马特公墓[1]
小仲马一生创作了大量戏剧和小说,其有名的戏剧作品包括《半上流社会》(1855)、《金钱问题》(1857)、《私生子》(1858)、《放荡的父亲》(1859)等,而小仲马最著名的小说则是《茶花女》。[3]该作品于1852年被改编为话剧上映,次年又被改编为歌剧,由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作曲。小说和剧本都很快遍传欧洲。《茶花女》在中国面世后,也十分畅销,作品中的“交际花”形象经过加工也出现在众多中国现代作品当中。[4]小仲马在他的作品中大力宣扬家庭及婚姻的神圣,对资产阶级社会风气、家庭生活和伦理道德做了比较细致的描绘和揭露,抨击了娼妓社会对家庭婚姻的威胁,歌颂了纯洁高尚的爱情,成为社会问题剧的创始人之一。小仲马作为法国19世纪文学大师,他所创作的戏剧在19世纪中后期风靡法国剧坛,他的作品对19世纪后半叶欧洲写实主义问题小说的产生、写实性风俗剧的潮起,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