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灌溉总渠

治理淮河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
苏北灌溉总渠位于淮河下游江苏省北部,西起洪泽湖高良涧,东至扁担港黄海,是淮河流域下游地区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发展下游地区灌溉的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总渠由总渠管理处与江苏省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管理处合署办公,进行管理。苏北灌溉总渠全长168km,向东经过淮安市洪泽区清江浦区、苏淮高新区、淮安区盐城市阜宁县射阳县滨海县,及江苏省淮海农场,南、北堤均为1级堤防。运东闸至苏嘴大桥35公里渠段,河面宽130米,底宽20米;洪水位10.5米,常年水位9.5米,枯水位3.5米,可供45吨左右船舶航行,可通行500吨级的船队[1][2][3]
淮河两岸长期饱受水旱之灾,1950年淮河再度泛滥后,毛泽东主席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四次作出批示,要求“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治理淮河的规划,决定修建一条淮河的入海道。总渠主体工程于1951年11月2日开工,1952 年5月10日竣工,原设计行洪
,1960年运东闸加固后,行洪标准提高到
,灌溉设计流量
。苏北灌溉总渠南堤及北堤(淮河入海水道南堤)是里下河地区、白宝湖地区的防洪屏障,防洪保护区面积22400km2。下泄淮河洪水,并灌溉沿线淮安盐城两市[1][2]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条开挖的治淮工程,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苏治淮的第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消除了百年水患,达到了灌溉、泄洪、通航的目的。截止到2023年8月21日,总渠共引排水4800亿立方米,其中淮安站抽引江水760亿立方米,浇灌出旱涝保收的淮北米粮仓。有力保证了淮河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守护了江淮安澜[2][3]

历史背景

南宋绍熙五年(1194)黄河决口夺淮,至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改道,形成横贯苏北废黄河,位于淮河下游的苏北地区河道经常淤塞。洪泽湖大堤建成后,河床随着频繁的洪涝灾害而逐步抬高,致使大堤面临巨大压力,其下游的里下河地区成为主要泄洪区。近700年内,淮河治理是以疏浚为主,辅以一些小型的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