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率

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利润率(Profit Rate),一般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例,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它们是剩余价值量与不同资本量的比率。[1][2][3]
19世纪中期,资本家对工人剥削严重,工人运动此起彼伏,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形成了他的剩余价值理论,利润率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内容。[4]在企业中,利润率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产值利润率,资金利润率,净利润率。[1][2][5]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包含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时间、不变资本的节省。[1][3]资本主义发展中,资本家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率会在不同生产部门间形成竞争,形成一般利润率,这是利润率平均化的结果。[2][1][3][6]资本和劳动者在部门间的自由流动是一般利润形成的必要条件。[3]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从长期来看,一般利润率会呈现出下降趋势,但是有一些因素会阻挠这一过程,因此一般利润率的下降是十分缓慢的。[3][2]
利润率恒小于剩余价值率,它本质上掩盖了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2][1]对企业来说,利润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既可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又可比较各企业之间和不同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7][8]

产生背景

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