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虞

东汉宗室大臣、政治家,东海恭王的后裔
刘虞(?-公元193年[3]),字伯安。[1]东汉宗室大臣、政治家,[1][4]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县)人,[1]东海恭王刘强的后代,[4]丹阳太守刘舒之子。[5]
刘虞出身世家,举孝廉出仕,曾为东海郡吏,累迁幽州刺史,政绩卓著,颇有名望,被当地人拥护,之后因事被免官。[1][2]公元184年,刘虞为甘陵国相,前去安抚因黄巾起义而受灾的百姓。[1]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平定前中山国相张纯、前太山太守张举乌桓的叛乱,[1][2]并再次出任幽州牧。刘虞为政宽仁,安抚百姓,深得人心,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当地的游牧民族。[1]公元189年授大司马,封襄贲侯。[6]董卓之乱时,袁绍知道刘虞为刘氏之后想要通过立他为帝谋得权力,刘虞拒绝袁绍的拥戴。[6]初平四年(公元193年),率兵攻打公孙瓒,兵败被俘,最终为公孙[zàn]所杀,当时的百姓知道后都纷纷为他涕泣。[1][2]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刘虞早年通过举孝廉担任曹吏,因能履行职务而获升为郡吏。后因累积政绩升为博平令、幽州刺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