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珠

西藏天然材料制品
“天珠”,又称“天降石”“瑟珠”“九眼珠”等,是利用自然界中的蚀花原材料对半透明的玉髓珠的表层分别进行黑、白两次蚀染后所获得的黑色底上有乳白色纹饰的蚀花玉髓珠,是具有藏族文化意蕴的古代工艺制品。[4]天珠通常为橄榄形,或为圆形、六方形等,中间穿有绳孔。纹饰常见有圆圈纹(眼纹)和平行竖条纹,此外还有莲花纹、虎皮斑纹、万字纹等。[2]
“天珠”是藏文“Gzi”(或“Dzi”“Zigs”)的汉译名词,在藏语中有“庄严、殊胜、圆满”的含义,历史上曾因发音相似而被称作“瑟”珠,如《新唐书》中称吐蕃人戴“瑟瑟珠”,被认为是最早的对天珠的记载。[5]
天珠是蚀花玉髓珠的一种,该工艺诞生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的印度河谷文明,主要为制作红地白花的蚀花肉红玉髓珠,在当时形成了专门化的制作中心并向两河流域传播;在公元前1700年至公元前500年的印度吠陀时代,蚀花玉髓工艺失传千年,直到公元前700年以后,基于对工艺的复原和模仿,在恒河流域再度兴起,并在公元前300年到公元1世纪达到高峰期,在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广泛的亚洲地区传播;公元3世纪,波斯萨珊王朝成为蚀花玉髓珠最后的重要产地,到公元7世纪被阿拉伯文明征服后,蚀花玉髓工艺基本没落,但为阿拉伯文明部分吸收。而天珠工艺作为蚀花玉髓工艺的分支种类,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世纪前后的古象雄时期,具体产地则由于缺乏史料依据而存在多种说法,可能产自“里象雄”,也可能产自印度、大食等西藏周边地区。公元3世纪左右,天珠由于佛教的传入而停止生产,但其工艺却秘密留存。公元7世纪吐蕃灭象雄,延续了象雄的天珠文化,并融入藏传佛教的文化意义,开始将天珠传世保存。[6]
天珠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选材、磨制、白化、绘花、黑化、加热定色、抛光打孔等诸多工序,并根据工艺与图纹的差异形成品质不同、形态各异的天珠。藏族将工艺最为完善、价值最高的天珠称为“至纯天珠”,将其余种类归属在“天珠族”系列之中。[6]天珠在藏族的日常生活中起到宗教供奉在内的诸多重要功能,承载了藏族特有的历史与社会文化,是藏族最重要的文化饰品之一。[2]
天珠主要流行于喜马拉雅山两麓,主要在藏民族和藏文化区域之间流传。[6]在迄今为止的天珠考古挖掘中,比较重要的是2013年新疆吉尔赞喀勒墓地天珠以及2014年西藏曲踏墓地古象雄天珠,前者是距今约2500年,是出土天珠数量最多的一次[1];后者距今约1800年,是西藏地区首次发现的古象雄天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