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米歇尔山

法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圣米歇尔山(法语:Mont-Saint-Michel)又称圣弥额尔山,是法国著名古迹和圣地,位于法国诺曼底地区芒什省(Manche),临近诺曼底海岸。圣米歇尔山几乎呈圆形,周长约 900 米,由一个从圣米歇尔山湾急剧上升的花岗岩山丘组成,大部分时间被沙洲包围,只有在涨潮时才会成为一个岛屿。该地是天主教徒朝圣地和旅游圣地。[1]
8世纪,圣奥贝尔主教在梦中得到大天使圣米歇尔的昭示后,下令在山上最高处修建一座小礼拜堂,并将此山改名为圣米歇尔山。11世纪,圣汪德利尔主教在这座岩石山上建造了本笃会修道院修士们开始迁居圣米歇尔山。13世纪初,法兰西吞并诺曼底,圣米歇尔山被纵火焚烧,老修道院被完全烧毁,后法国国王菲利普二世于1211年下令在此重新修建拉梅维耶尔修道院。14世纪至15世纪,英法百年战争时,119名法国骑士曾在此抗击英军长达24年的围攻。18世纪,法国大革命期间,圣米歇尔山上的修道院被迫关闭,后被用作监狱。19世纪60年代,拿破仑三世将修道院恢复为朝圣者的圣地。[3][4]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道士组织了护卫队伍坚守圣米歇尔山,防止修道院被德军炸毁,最终坚持到二战的胜利结束。[5]20世纪60年代,法国政府将修道院重新归还教会。[6]
圣米歇尔山有着丰富的建筑景观和自然景观,建筑景观包括哥特式和罗曼式建筑风格的拉梅维耶尔修道院、圣米歇尔大教堂、城墙等;自然景观包括独特的潮汐景观和生物景观等。1979年,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8年,圣米歇尔山上的拉梅维耶尔修道院作为“法国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之路”的组成部分,再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悠久的历史和作为基督教的朝圣之地,代表了法国文化和宗教历史的重要部分,每年都约有250万人来此观光、朝圣。[7][8][9]

名称由来

圣米歇尔山原名 "汤比山"(Mont-Tombe),“圣米歇尔山”一名源自708年大天使圣米歇尔(St.Michael)的显灵。当时阿夫朗什(Avranches)的主教圣奥贝尔(St. Aubert)在圣米歇尔山看到了大天使圣米歇尔的幻象,于是便下令在此修建教堂,并以大天使的名字命名,圣米歇尔山由此得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