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玉霜

中国评剧表演艺术家
1
3
小白玉霜(1922年-1967年12月21日),祖籍山东,名李再雯,别名筱白玉霜,乳名福子,中国评剧表演艺术家,白派第二代传人。[1][3][2]
小白玉霜是1930年代“评剧四大花旦”白玉霜的养女,自小跟随莲花落艺人李景兰的母亲在北平生活,十一二岁到白玉霜跟前,取名李再雯。师从李文祉,白玉霜去世后的1942年年底,小白玉霜接手白玉霜的华北评剧社,并将其改名为阳秋社,先后组班玉海社、再雯社。[1][4]1948年夏天,小白玉霜的再雯社解散。直至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小白玉霜才重新组建再雯社,回归评剧舞台。1951年全国第一次政协会议上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1952到1958年间,小白玉霜多次随慰问团到各地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1967年12月21日,由于“四人帮”的迫害,小白玉霜自尽身亡。[5][4][6]
小白玉霜沿袭了“白派”艺术具有的低腔低调、婉转曲折、连绵细腻、感情真挚的艺术风格。[7][8]小白玉霜是评剧舞台上不多的女中音,她的音色宽厚清醇,行腔柔润平稳,言语规范,字正腔圆。[1][4]经过小白玉霜改善的“白派”艺术风格日臻完美,低回婉转、刚柔相济、神韵悠长的“白派”唱腔,类似京剧中的“程派”,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7][9]代表作有《秦香莲》《玉堂春》《闹严府》《杜十娘》。小白玉霜曾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北京分会副主席、中国评剧院艺委会主任、北京市妇联执行委员。[10][5]小白玉霜身为评剧“白派”艺术的第二代传人,为评剧“白派”艺术做出了突出贡献。[11][1]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