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涛

中国写意花鸟画家
雪涛(1903年-1982年),原名王庭钧,字晓封,号迟园,河北成安县人,中国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曾担任过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北京分会副主席,北京市政协第四、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等。[4][2]
雪涛于1903年出生,自幼开始习画,1911年进入成安县立高小读书,开始习画生涯;1922年考入北京国立艺专专门部(大学部)国画科,此后开始接触到影响自己艺术生涯的诸多前辈,曾受过王梦白齐白石陈半丁陈师曾萧谦中凌文渊等诸位老师的指导,这时期主要以临摹作品为主;1924年,拜齐白石先生为师,齐先生为其更名为雪涛;1929年,王雪涛任京华美术专科学校教授;[6]1934年齐白石题“蓝已青矣”于王雪涛画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特色;1949年组织成立“新国画研究会”(后改为“北京中国画研究会”);1951年国庆节与齐白石,陈半丁等合作《普天同庆》,赠毛泽东主席;1956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与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西欧,访问意大利瑞士法国并开展文化交流,7月11日会见法国著名艺术大师毕加索,毕加索绘“和平鸽”赠为纪念;1977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王雪涛画集》;1982年11月24日,王雪涛医治无效病逝,享年79岁。[7][8]
王雪涛的小写意笔法,不同于齐白石的洗炼概括,也不像工笔画的状物精细,而是上承传统,自成一家,形成意态生动,精新活泼,逸趣横生的艺术风格。[9]其代表作品有《雉鸡》《舒笑》《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等。在“八十年代”画展中作品《舒笑》获得一等奖[5]王雪涛一生致力于小写意花鸟画的创作,钻研和传授 ,他是中国最早一批接受新式美术教育的国画家之一 ,在现代绘画艺术与传统绘画艺术的结合方面独树一帜,在中国现代小写意花鸟画的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开拓意义。[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