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卡文迪许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亨利·卡文迪许(Henry Cavendish,1731年10月10日-1810年2月24日),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气体化学奠基人。[2][4][3]
卡文迪许出生在法国尼斯的一个贵族家庭,[3][6]他的父亲查理·卡文迪许为英国公爵的后裔,[2]卡文迪许两岁时,他的母亲去世。[7]1742-1748年,卡文迪许在伦敦附近的海克纳学校读书。1749-1753年间,卡文迪许在剑桥大学彼得学院学习。1753年,卡文迪许前往巴黎留学,主要研究物理学和数学。之后在伦敦定居,卡文迪许便在他父亲的实验室中当助手,进行大量的电学和化学研究。1760年,卡文迪许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之后还成为法国科学院的18名外籍会员之一。[3][7]1766年,卡文迪许制得纯氢并测定其密度并在六年后独立地发现氮。1798年,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从而确定了引力常数和地球的平均密度。[4]1810年2月24日,卡文迪许于伦敦逝世,享年79岁。[7][8]
卡文迪许为发现水的元素组成和氢气的存在及其性质的科学家之一,用实验证明空气中存在惰性气体。[2][9]卡文迪许通过将碱溶解在酸中,发现二氧化碳的存在。[10]在物理方面,卡文迪许发现两个带电体的相互作用,先于欧姆发现导体两端的电势差与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还研究了热现象。[11]用扭秤实验验证万有引力定律,并确定引力常数G为(6.754 +0.041)x10-8dyn·cm2/g2[12]地球的平均密度5.516g/cm3[4][13]因此被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14]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