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主导的政治经济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Перестройка),是苏联历史上最后一次社会主义改革。1985年3月11日,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随即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苏联经济、政治体制。[1]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体制的种种弊端突出,面临的国内外压力加剧,迫切需要转变。[3]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并于4月在苏共中央四月全会宣布要进行改革。[4][5]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了组织人事上的改革,替换了一批高龄官员,任用一批年轻的支持者,随后1986年的苏共二十七大确立了改革的目标与计划。[6]改革首先在经济方面,戈尔巴乔夫进行了对企业、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试图对价格进行调整,但最终都失败。[7][8]随后改革转向政治方面,对政治体制的改革最终走向了错误的方向,苏共失去了领导地位,苏联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也更加严重。[9]在改革的过程中,戈尔巴乔夫提出“改革新思维”,主张“民主化、公开性、多元论”,但却导致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失败,出现了对斯大林、列宁及共产主义的攻击。1991年,苏联党、国家进入混乱状态,以叶利钦为首的反对派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准备夺权,戈尔巴乔夫与其妥协,准备签署“新联盟条约”,遭到苏共党内保守派的反对,保守派发动了8·19事变,试图挽救苏联,但政变最终失败。[10]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次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宣布苏联停止存在,戈尔巴乔夫改革也随着苏联解体而告终。[2]
左凤荣教授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不仅导致了苏联剧变,还直接影响到了东欧的命运,甚至在一定意义上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冷战结束了,核大战的危险解除了,但也引发了许多的矛盾与问题,使冷战后的世界多了不少热点地区。[11]

改革背景

国内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