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人参

土人参科土人参属植物
土人参(学名Talinum paniculatum (Jacq.) Gaertn.)为土人参科(Talinaceae)土人参属Talinum)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波世兰、力参、煮饭花、紫人参[1]。原产于热带美洲,在世界分布于西非、南美热带和东南亚等地,在中国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常分布于村庄附近的阴湿处、墙角、路边及山麓岩石旁[3][4][5]。土人参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耐湿性强,也耐干旱和炎热,适宜生长在水分充沛、肥沃的土壤中[1][5][6]
土人参全株无毛,高30-100厘米。主根粗壮,圆锥形,皮黑褐色。茎直立,肉质,圆柱形。叶互生或近对生,倒卵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常二叉状分枝;花小,总苞片绿色或近红色,圆形,花瓣粉红色或淡紫红色。蒴果近球形,坚纸质;种子多数,扁圆形,黑褐色或黑色。花期为6-8月,果期为9-11月[1]
土人参的嫩茎叶和肉质根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味道鲜美、品质脆嫩,可作蔬菜食用,其嫩芽可制成茶叶和食品饮料[5][6]。土人参花呈粉红色,夏秋两季开放,形态美丽,且栽培管理简单,可作观赏植物[5]。此外,据《中药大辞典》记载,据《中药大辞典》记载,土人参根、叶均可入药,具有补中益气、养阴润肺、消肿止痛等作用[7]

历史记载

土人参始载于中国明代医学著作《本草纲目》,书中写道“江淮间出一种土人参,苗长一二尺,叶如匙而小,与桔梗相似,相对生,生五、七节,根亦如桔梗而柔,味极甘美,秋生紫花,又带青色。春秋采根,土人或用之”。中国清代医书《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土人参,各地皆产,钱塘西湖南山尤多,春二三月发苗如蒿艺;而叶细小,本长二三寸,作石绿色,映日有光,土人俊夏月采其根以入药,俗名沙参”。现代土人参叶常被作为中药使用,在《中华本草·苗药卷》《全国中草药汇编》《草药彩色图集》《贵州中草药名录》等医书中均有记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