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峰航线

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的空中通道
驼峰航线(The Hump),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飞行条件最艰险的空中运输线。[9][1]起点从印度阿萨姆邦的汀江到中国昆明,开始于1942年4月,结束于1945年11月。它突破了日军对中国的封锁,沟通了中、美、英三大盟国的战略协同与相互支援,成为这一时期中国战场的 “空中生命线”。[10][7]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相继占领中国香港缅甸,中国对外通道全部被切断。美国和中国为了共同的战略利益,开辟了从印度飞越喜马拉雅山到中国昆明的空中运输线,即“驼峰航线”。[5]因为航线飞越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航线设施落后,加之日本战机的拦截,以及美国“先欧后亚”的战略,使得飞越这条航线变得异常艰难。[11]为此,美国陆军空运司令部采取一系列措施,于1942年底解决了运力未达预期目标的问题,从而快速增加运量。[7][12]在三年半的时间内,“驼峰航线”共运送物资超过70万吨,总飞行时间达150万小时,[13]推动了国际援华物资运输、战斗兵员补给、经贸交流活动等开展,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线上的重要国际战略空运通道,为盟国夺取对日作战的最后胜利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6][7]

航线概况

“驼峰航线”是指1942年春,美国军队为了运输抗日战争援华物资而开辟的一条从印度飞越喜马拉雅山,到中国昆明的空中走廊,一度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对外联系的重要交通线,是当时世界上最艰险的航线。[2][6]

飞行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