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属

兰科蝴蝶兰属植物
蝴蝶兰属(拉丁学名:Phalaenopsis Blume),属于木兰纲(Magnoliopsida)天门冬目Asparagales兰科Orchidaceae)附生草本植物[1][2]该属主要分布于热带亚洲澳大利亚,后引种栽培于巴拿马[2][3]中国南方诸省区[2]。蝴蝶兰属有75种野生种与6种自然杂交种,且已培育出超5万个的人工杂交种。[4]蝴蝶兰属原生种在中国有12种(4种特有种)。[5]蝴蝶兰属在热带雨林的原生环境中,附生于大树的树枝、树干上或长满青苔的悬崖峭壁上。其原生地环境为高温、多湿。[6]喜通风的环境,忌强光直射,不耐寒[7]。其生长最适温度为白天25~28℃,夜晚18~20℃[6]
蝴蝶兰属的根肉质,长而扁。茎短,有少数近基生的叶。叶质地厚,扁平,呈椭圆形、长圆状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通常较宽,具关节和抱茎鞘。花序侧生在茎基部;花苞片小,短于花梗和子房;花美丽,花期长;花瓣通常近似萼片而较宽阔;唇瓣3裂,具爪;侧裂片直立,与蕊柱平行,基部不下延;中裂片较厚,长椭圆形到钝状,伸展;唇盘在两侧裂片间或在中裂片基部常有肉突或附属物;蕊柱较长,中部常收窄。[2][5]
蝴蝶兰属的花色艳丽,花形优美,是优良的盆栽花卉,也可作切花。[6]野生蝴蝶兰是珍稀的自然野生资源,也是培育和杂交园艺品种的重要亲本资源。[8]由于原生境的破坏、人为采集、种子本身繁殖困难等原因,蝴蝶兰属的一些物种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名录中。[9][8][10][11]

词源由来

蝴蝶兰属最先由德国兰花分类家Blume氏于1825年创立,他依据植物采集家Rumph氏在1750年采自印度尼西亚安汶岛的一株蝴蝶兰标本,发现其花在形态上和结构上均与众不同,具有蛾蝶般的美丽而给予定名。[12]蝴蝶兰属的学名Phalaenopsis希腊语phala(蛾)和opsis(模样)组成,意为“好像蝴蝶般的兰花”,翻译成中文即为蝴蝶兰,又称蝶兰。[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