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拉斯

中美洲北部的总统共和制国家
洪都拉斯,全称洪都拉斯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Honduras;西班牙语:La República de Honduras),位于中美洲北部,为中美洲第二大国,仅次于尼加拉瓜(Nicaragua)。[14]北临大西洋加勒比海(Caribbean Sea),南濒太平洋丰塞卡湾(Golfo de Fonseca),陆地边界西和西南分别与危地马拉(Guatemala)、萨尔瓦多(Salvador)接壤,东南与尼加拉瓜交界,国土面积11.25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033千米。[1][14]2022年,洪都拉斯人口为1022.1万人。[1]洪都拉斯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全国分为18个省,首都是特古西加尔巴(Tegucigalpa)。[1]
科迪勒拉(Cordillera山系由西向东穿过洪都拉斯中部地区。国境内75%以上为山地,是中美洲山地最多的国家。[15]北部山脉以花岗岩和结晶岩为主;中部山脉由白垩纪沉积岩形成;[16][17]西南部是火山高地,由深色火山岩构成的交替岩层组成碎屑和熔岩流。[16]内陆板块分为三个自然地理区:中部高地区、加勒比低地区和太平洋低地区。近海分布众多岛屿如巴伊亚群岛(islas de la Bahia)和底格雷群岛(El Tigre)等。[15]洪都拉斯气候以低地热带气候和山地温带气候为主。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别,每年6~10月为雨季,其余时间为旱季。[15]沿海及山地向风坡地区每年9~10月常有飓风灾害,是世界上受飓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5][18]洪都拉斯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6~19世纪被据为西班牙英国殖民地。1821年9月15日宣布独立,1823年加入中美洲联邦。1838年联邦解体后成立共和国。[1]自1821年独立以来,洪都拉斯共发生140次政变,是拉美政变最频繁的国家之一。[5]2021年11月,自由与重建党候选人卡斯特罗( Castro)成为洪都拉斯历史上首位女性总统。[1]
作为拉美地区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洪都拉斯工业不发达,经济上严重依赖香蕉和咖啡两种农产品出口,是一个以经济作物贸易为主的农业国,农产品贸易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19][20]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96.57亿美元,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12.1%、25.8%、62.1%。[1][5]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洪都拉斯在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中竞争力排名居第101位;2020年底,外债累计108.50亿美元;2021年5月,标普对洪都拉斯主权债务评级BB-,展望稳定。[5]
洪都拉斯是联合国77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美洲国家组织中美洲议会(PARLACEN)、中美洲一体化体系等39个国际组织的成员。1995~1996年度首次担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21]20世纪80年代,洪都拉斯中美洲第二大接受美国援助国。1982~1992年,美国共提供给洪都拉斯14.27亿美元经援。[22]2023年3月26日,洪都拉斯和中国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洪都拉斯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洪都拉斯政府即日起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中洪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23]
洪都拉斯是玛雅(Maya)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曾是玛雅人(Mayas)宗教、文化中心之一。[10]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科潘遗址(Ruinas de Copán)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4]普拉特纳河生物保护区(Río Plátano Biosphere Reserve)是中美洲为数不多的热带雨林遗迹之一,拥有丰富的植物和野生动物及前哥伦布时期遗址和岩画。1982年,该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6~2007年和2001年两次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25]截至2017年,洪都拉斯有91个国家自然保护区,覆盖全国36%领土。[26]随着国际游客受洪都拉斯特色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观光产业逐渐成为国家重要新兴产业之一。[27]主要旅游景点有海湾群岛(Islas de La Bahia)及罗阿坦岛( lsla de Roatán)、科潘玛雅古城遗址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