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

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的妇科疾病
痛经(dysmenorrhea),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1]不同年龄段痛经发生率不同,初潮时发生率较低,随后逐渐升高,16~18岁达顶峰,30~35岁时下降,生育期稳定在40%左右,以后更低,50岁时约为20%左右[2]
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占痛经90%以上。原发性痛经病因尚不明确,继发性痛经常见病因包括宫颈狭窄、子宫异常、宫内节育器等。痛经患者常表现为月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的下腹部疼痛、坠胀,[1]可伴有头痛、头晕、乏力、腿疼肛门坠痛、性交痛等症状。痛经可通过超声、宫腔镜、[2]腹腔镜[1]等检查结合病史明确诊断。痛经主要的治疗方式是祛除病因,心理干预,[2]对症镇痛、镇静,[5]或中医治疗[6],必要时可行电刺激[2]或手术[6]等治疗。
对痛经的预防需要注意经期保暖,避免受寒,保持心情愉快,气机畅达,经血流畅。另外还需注意饮食调摄,不可过用寒凉或滋腻之品。[7]

分类

痛经根据有无器质性原因,分为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