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中国境内古老的少数民族,为中国官方确定的55个少数民族之一。古代被称为栗粟、栗漱、力些等,被视为乌蛮或罗罗(彝族)的一个分支。中国境内傈僳族人口有762992人(2020年)[1],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福贡贡山兰坪4县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丽江德宏、楚雄、保山大理临沧普洱等州(市)以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在境外,还分布于印度东北地区泰国与缅甸交界地区。傈僳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是迄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傈僳族的主要交流语言。傈僳族历史上没有文字,20世纪以来,傈僳族一共进行了四次文字的创制,分别为音节傈僳文、老傈僳文、“格框式”傈僳文及新傈僳文。目前,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傈僳族通用老傈僳文。[2][3]
傈僳族源于古老的氐[dī]羌族系,与彝族有着渊源关系。[4]先秦时期,傈僳族先民开始从西北不断往南迁徙到西南,汉朝时,聚居于四川西南部的雅砻江[yǎ lóng jiāng]至川滇边界的金沙江河段。[5][6]唐朝时,傈僳族的祖先“施蛮”和“顺蛮”被逼向滇西北转移,并与“磨些蛮”“罗落”等“白蛮”混居在一起。[6]元明清时期,受战争的影响,傈僳族经历了数次较大规模的迁徙,先后西迁怒江,一部分流入缅甸;一部分人到了沧源孟连一带;另一部分沿着金沙江向南,到了禄劝大姚一带,至此,形成了傈僳族大分散、小聚居的状态。[5]1907年—1908年,怒江傈僳族聚居的地区首次设立了公职人员统一的行政管理机构。1928年,云南地方政府开始在怒江地区设立设治局,加强对当地各族人民的统治。[7][8]随着政治和经济情况的恶化,傈僳族人民掀起了多次反封建反压迫的斗争,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中叶。1948年,中共在滇西建立了滇西北工作委员会,之后又建立了临时政务委员会及党的工作委员会。随后,人民解放军先后进驻兰坪碧江福贡贡山泸水怒江地区获得解放。[9]1954年8月,怒江傈僳族自治区成立,后改区为州,傈僳族人民拥有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之下,傈僳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工农业经济以及交通、教育、卫生、通信等各项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都有了快速的发展。[10]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上,傈僳族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包括富有特色的民族节日,如刀杆节、阔时节、收获节等。[11]傈僳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是傈僳族社会的基本单元。[12]傈僳族流行土葬,非正常死亡者则执行火葬,入葬的时间、位置有严格的规矩。[12]傈僳族的自然历法富于民族和地方特色,将山花开放、山鸟啼鸣、大雪纷飞等自然现象的变化,作为判断生产节令的物候。傈僳族盛行原始的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认为山川河岳、日月星辰、动物、植物,无不受“神灵”“鬼魂”的统治。[13]近代以来,随着基督教天主教的传入,部分傈僳族群众开始信仰外来宗教。[14][15]傈僳族能歌善舞,创造出很多极富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的文学及艺术作品,其中傈僳族的火草织布技艺、傈僳族民歌、阿尺木刮及刀杆节,先后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1][16][17][18][19]

族称由来

傈僳是傈僳族的自称,最早出现在唐代的一些著述里,唐人樊绰曾在《蛮书》中称之为“栗粟”,认为是当时“乌蛮”的一个组成部分,自此以后,这个称呼便一直沿用至今。只是在相关的历史文献中的词语略有差异,如汉文史籍记载的栗粟、栗漱、力些、僳蛮、蛮㱔[xiē]都是指傈僳族。元代,傈僳族先民概称为卢蛮,其分布地与宋末相比变化不大;明代,傈僳族先民被记称为栗些、力些等等。因当地统治者的压迫,傈僳族先民被迫西徙至怒江。演至清代,“傈僳族”这一族称正式出现于史载。[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