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宣之治

中华五大盛世之一
仁宣之治,又称仁宣致治,是指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1424年—1435年)采取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国家出现盛世的局面,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1]
明代仁宗宣宗两朝,国家政策由洪武永乐时的严猛而趋向平稳,政治、经济等方面都以保证社会安定和经济繁荣为宗旨。如仁宗时停止政府的大批采购,让利于民,平反冤狱等等。但仁宗只在位一年,作为较少。而宣宗统治长达十年,其间,虽爆发了争夺皇位的“汉王之乱”,但很快被平定,稳定了国内形势;其任用贤臣能士,政治清明;对外积极改善与日、朝、东南亚、南亚等国关系,并从越南撤兵,去掉困扰已久的沉重包袱;推行重农爱民的仁政,国泰民安;重视文化事业,进一步完善形成了明代官府藏书体系的同时,也推动了民间私人藏书的发展。人口也增长至约七、八千万,疆域面积大约为468万平方公里,将明朝推向了天下大治的兴旺局面。[2][3][4][5]
学者赵望秦认为,仁宗父子执政期间,多有建树,政治比较清明,史称“仁宣之治”,可与西汉的“文景之治”比肩。[6]

概念由来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后滨认为,所谓治世,指国家治理的一种理想形态,侧重于国家治理的水平,强调行帝道王道,主要特征是政治风气良好,社会秩序稳定,百姓对国家政权充满信心。[7]明代“仁宣之治”的说法最早出自清代历史学家谷应泰所著《明史纪事本末》的【仁宣致治】卷。文中认为古代王朝虽然创业非常艰难,守成亦属不易。仁、宣二宗的承平之治,若没有高、成二祖创业开基,显然是不可能的;而高、成二祖所开创的基业,若没有仁、宣二宗教化守成,也不能达到粹然善美,仁宗在位不及一年,享国未久,而继嗣为帝的宣宗加以完善,久而久之,方能治道垂成。[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