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

明末清初政治、军事人物
洪承畴(1593年10月16日—1665年4月3日),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镇良山村霞美)人。明末清初政治、军事人物。[1][2][3]
洪承畴早年家境贫寒,得遇学馆老师赏识而得到学习机会,遂勤学不掇。洪承畴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得中进士后,辗转刑部、浙江、陕西等地方为官,后因围剿起义军之功被任命为延绥巡抚,次年升任为陕西三边总督,负责对农民军进行清剿镇压。不久,洪承畴升任为兵部尚书,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等处军务,击败起义军李自成等部。崇祯十二年(1639年),洪承畴调任为蓟辽总督,领兵与山海关马科、宁远吴三桂两镇合兵,次年派兵增援锦州及宁远,在塔山杏山于清军。崇祯十四年(1641年),洪承畴统兵十三万、马四万支援锦州,于松锦之战中战败,次年被俘,不久后降清,隶镶黄旗包衣牛录(后入镶黄旗汉军)。顺治元年(1644年),洪承畴任秘书院大学士,次年南下总督军务,招抚江南诸省。顺治十年(1653年),洪承畴奉命经略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授赐“经略大学士”印,后又主持进攻南明永历政权。顺治十五年(1658年),洪承畴为武英殿大学士,次年以眼睛疾病请求解任回京。顺治十八年(1661年),洪承畴被授予三等阿达哈哈番世职。康熙四年(1665年),洪承畴病逝,享年七十三岁,康熙帝追赠他为少师,赐谥号“文襄”。洪承畴著有《古今平定略》《经略纪要》《经略文集》等作品,今人还将他的章奏等汇编成《洪承畴章奏文册汇辑》。[1][2][4][5]
洪承畴倡导儒家学术,曾针对顺治皇帝迎达赖喇嘛提出意见,为满汉的合流打下基础。洪承畴也建议清廷采纳许多明朝的典章制度,献计甚多,大多被清廷信纳,加以推行,完善清王朝国家机器。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承畴建议满洲统治集团也须“习汉文,晓汉语”,了解汉人礼俗,淡化满汉之间的差异。在劝降郑芝龙、得以顺利进军福建时,被誉为“开清第一功”。还有观点认为,洪承畴在大是大非面前总是经不起考验,挺不起脊梁,是一个可悲可叹的人物。[3][1][4]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