鳑鲏

鳑鲏属鱼类的统称
[páng]鲏[pí](学名Rhodeus),鳑鲏属鱼类的统称,共22个物种。[3]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在欧洲主要分布于中部和南部,[6][3]在中国分布于各大水域。[2][5]其体态优美,颜色丰富,可作为观赏鱼[7][4]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8]鱼肉可食;[9]鳑鲏作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对于控制水中浮游生物,以及为大型肉食鱼类提供食物有重要作用,亦可作为饲料使用。[9][8]
鳑鲏是一类小型淡水鱼,体长一般为5~7.5厘米。[3]口小,无口角须。[2][4]侧线不全,无腹棱。尾柄短,有一深色纵带。尾鳍叉形。[2][10]栖息于淡水湖泊、水库和河流等浅水区的底层,喜静水体,水草茂盛的环境;[2][5]食性杂,以藻类为主。[4]喜成群游动,速度快,反应敏捷,具有一定的避敌能力。[7][4]繁殖期鲏雄鱼色彩艳丽,雌鱼有将卵产入河蚌鳃中的习惯。[7]
鳑鲏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水污染、杂草清理和捕食性鱼类,[5]先后共计12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5]其中老挝鳑鲏(Rhodeus laoensis)等级为易危(VU)[a][11]暗色鳑鲏(Rhodeus atremius)等级为近危(NT)[b][12]

物种演化

更新世晚期,鳑鲏属鱼类的祖先从东亚通过中亚进入欧洲东部,并在此地生存下来,随后向欧洲其他地区进一步扩散。生活在日本的鳑鲏种群与中国产鳑鲏的基因类型较为接近,很可能是从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中国黑龙江地区的鳑鲏与其他鳑鲏基因类型差别较大;欧洲鳑鲏与亚洲鳑鲏的基因类型较为接近。[13]随着时间推移,各种鳑鲏的基因数据数量有增加的趋势,可能与物种间的基因交流有关。[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