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杜拉斯

法国女作家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年4月4日-1996年3月3日),原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Marguerite Donnadieu),20世纪法国知名小说家、导演与剧作家[2],主要作品有《情人》(L'Amant)《英国情人》(L'Amante anglaise)[3]印度之歌》(India Song)《广岛之恋》(Hiroshima mon amour)等[4]
1914年4月4日,杜拉斯出生于法属印度支那(Indochine)的一个小学教师家庭,父母都是来到殖民地的法国人。7岁那年,杜拉斯的父亲去世后,杜拉斯短暂地回到法国,随后跟随母亲辗转于永隆(Tỉnh Vĩnh Long)、西贡(今胡志明市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等地,并遇到了第一个中国情人。直到1933年,她前往巴黎(Paris)读书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印度支那[2]。1938年,杜拉斯入职殖民部,二战期间参与抵抗运动,在1944年到1950年间加入法国共产党。此后更是在阿尔及利亚独立以及“五月风暴”等政治事件中积极发挥作用[5]
1944年,杜拉斯出版了她的第一本小说《厚颜无耻的人》(Les Impudents)。在1950年发表《抵抗太平洋的堤坝》(Un barrage contre le Pacifique)大获成功后,杜拉斯进入了创作的高峰期,在小说、戏剧与电影等多个领域各有建树[6]。1984年,杜拉斯以自己在印度支那的生活经历为原型,创作了自传体小说《情人[7]。1996年3月3日,玛格丽特·杜拉斯逝世,享年82岁,葬于巴黎蒙帕纳斯(Quartier du Montparnasse)公墓[8]
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过程中,杜拉斯不仅写下33部小说,创作了11部戏剧,而且执导了19部电影[9]。她凭借《情人》在1984年摘得法国文学的桂冠——法国龚古尔文学奖(Le Prix Goncourt)[10],且其执导的《印度之歌》《孩子们》(Les Enfants)等影片也凭借其独特性、试验性多次在戛纳电影节[11]、法国凯撒奖[12]以及柏林电影节[13]上获奖[2]

生平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