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

一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又称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disease,DKD)[2],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3],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最常见的原因[4],也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2]。研究表明,25%~45%的糖尿病患者将发展为临床症状明显的DKD,预计中国DK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将在未来10年显著增加。[4]
糖尿病肾病发生最关键的原因是糖尿病导致长期高血糖,而导致了肾脏损伤[5]糖尿病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蛋白尿、肾功能的进行性减退[3]和高血压病[4],部分患者会出现其他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且易出现肾小管间质损害、原发性肾小球病变、肾乳头坏死、肾血管病变、急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并发症。[2]疑似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可进行α1-微球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肾脏超声等检查,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8],该病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是否出现其他并发症以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必要时可行肾活检确诊。[5]
糖尿病肾脏病的治疗,主要强调早期干预各种危险因素,包括积极控制高血糖、控制血压、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治疗肥胖、戒烟等措施,以防止进一步肾损害,不同病期、不同对象治疗的侧重点有所不同[5]。糖尿病肾病预后不良,一旦病理上出现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增殖或临床上出现显性蛋白尿,则病情多将进行恶化,直至肾衰竭,血糖和血压控制情况是影响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2]

命名

2007年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NKF)将糖尿病导致的肾脏疾病命名为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disease,DKD),并建议用DKD代替传统专业术语糖尿病肾病(diabetie nephropathy,DN),而糖尿病肾小球病变(diabetic glomerulopathy,DG)这一病理诊断术语应当保留[9]。DN似重于病理诊断,大致与DG的概念相似[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