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

人工培育的观赏鲤品种的统称
锦鲤是鲤科鲤属鱼类鲤(Cyprinus carpio)经过改良后的一类观赏鱼品种的总称,[4][5]体重可达45千克,身长可达150厘米,[3]外形硕大,颜色美丽,泳姿优雅,是观赏鱼名贵品种。[6][1]锦鲤的色素细胞含有黑、黄、红、白四种色素,[3]排列组合构成了十三个大的色形类别,[1][7]有“水中活宝石”“会游动的艺术品”之美称。[1]在中国,锦鲤与进利、吉利等词谐音,是幸运的象征,[6]2018年的一个抽奖活动使“锦鲤”成为好运者的代名词。[8]
锦鲤是日本的国鱼,起源于公元200年左右从中国引种的黄河鲤鱼,最初作为食用鱼饲养,但颜色的变异使其逐渐成为观赏鱼。1945年后,此类观赏鲤鱼被统称为锦鲤。为把锦鲤推向世界,日本成立了“爱鳞会”,并于1968年12月在东京举办了第一届全日本锦鲤品评会,以后每年举行一次。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在1970-2000年间建立了各种形式的锦鲤产业组织协会。当代锦鲤的色型已有100多个,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均有饲养,被广大观赏鱼爱好者所喜爱。[6][1]
1983年,中国香港人苏[è]广州兴修了锦鲤大型养殖场,至2009年,中国国内的锦鲤产业已初具规模。养殖场在全国均有发展。[6][1] 随着人们对观赏鱼需求量的不断增大,锦鲤在中国观赏鱼交易额的比例从2000年的6%迅速增至2010年的20%左右,市场规模约人民币12亿元。[6]2021年,扩大至30%左右。[9]锦鲤产业链延伸较广,产品附加值较高,单位面积产出较高,产业运营模式较多。[6]

选育历史